第901章 小行星開采計劃(第2/2頁)

而織網,便是用編織一張足夠堅韌的“網”,將這直徑約五百米的小行星外殼包裹住。首選材料自然是石墨烯,無論是韌性還是強度,這種材料都很適合用來編織這張巨網。

最後就是牽引,也是最難最關鍵的環節,這其中涉及到相當復雜的數學問題。另外根據航天發射中心的估算,要完成小行星人工變軌,將其減速並被地月系統捕捉入安全的運行軌道,至少需要八台RM-320火箭發動機部署在拖網的末端,並通過點火、熄火次序與速度差來控制小行星的變軌軌跡。

一個不小心,輕則小行星就此永遠地離地球而去,重則小行星狠狠地撞向地球,星環貿易只能通過炸毀“貝努”小行星,減小其撞擊地球引發的生態災難。

如果不是有量子計算機負責數據處理,江晨根本不敢實施這麽復雜的工程。

而且即使是有著量子計算機作為數據處理工具,有著末世那邊關於貝努小行星只言片語的記載,這項工程也存在著極多的不確定性。正如霍金所說的,做出這項決定的人要麽是個天才,要麽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但這第一步終歸是要走出的。

所以,在反復審核了克爾溫的計劃後,江晨幹凈利落地在文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批準了計劃的實施。為了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後果,江晨沒有按照程序向聯合國外空司報備,而是借著修建“大型空間站”的幌子,向太空發射了5艘采礦火箭。

貝努小行星已經運行到了地球附近,並且會在十二月底穿過地球軌道,屆時將是完成小行星捕捉計劃最後一環——“變軌”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那就只能再等六年。

為了抓住這六年一遇的機會,小行星捕捉計劃將與太空電梯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