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精神力駕駛系統

“風暴”的駕駛艙在無人的情況下亮了起來,主控屏上跳出一行字,“精神力駕駛系統已啟動!”

精神力控制技術和精神力成像技術是一胞所生的兩種分支,都是覺醒者研究所的拳頭產品。兩者都是根據覺醒者的精神力轉化能力而發展出來的技術,直接將精神力外放型覺醒者的精神力轉化為可識別的電信號,分別用於機動戰士駕駛和還原精神力掃描圖像。

於是洛雲曦的“偵查”可以與人共享,風宇的外放人格可以進入“風暴”駕駛艙直接連接精神力駕駛系統進行操控。

雖然同宗同源,但是精神力駕駛系統的泛用性遠不如精神力成像系統好,首先是精神力外放型的覺醒者機師非常少,即便有也是像海峰那樣的“鐵壁”精神力外放護罩,而很少有感知型的精神力外放機師。

絕大部分感知型的精神力外放覺醒者都在Awa-ker的情報機構工作,至於成為機師的,風宇算是絕無僅有的特例。如果他不是先成為機師再被Awa-ker吸收進來,從一開始就是組織成員的話,說不定他這會兒只是周武麾下的一個普通情報員。

這就是命運。

也許有人會問,精神力駕駛系統有什麽用?如果僅僅是為了遠距離遙控機動戰士,完全可以采用無人機技術。而實際戰鬥的話,機師本人駕駛和精神力駕駛又有何分別?還不是一樣戰鬥。

接下來,風宇的理性人格用實際行動來闡述兩者之間的巨大區別。

無人機要是能夠取代機師,那麽現在早已經進入無人機時代,根本不需要機師冒著生命危險上戰場。無人機技術就和模擬艙裏的對手是一回事,都是系統控制的一種套路化行為模式,缺乏面對復雜情況的應變能力。比如現在,面對100架MR-G的三波密集火力覆蓋,無人機技術只會選擇向反方向逃跑,而不會出現創造性思維。

而風宇卻不同,他直接發動脈沖激勵,讓“風暴”的下降速度暴增一截,達到了70公裏/秒。這麽一來,雖然和MR-G的火力覆蓋拉近了距離,但是火力覆蓋網的網眼卻變大了許多。

最先抵達的第一波是粒子束攻擊,盡管火力網變得稀疏了點,“風暴”還是無法全部躲掉,依然被命中了好幾發。但是沒問題,這架超級機型的R粒子盾能夠承受得起。

而第二波抵達的是120mm高斯炮的動能彈,因為動能武器受引力和空氣摩擦力影響,速度有一定損耗,所以比粒子束慢了一點。正因為如此,將距離拉得更近的“風暴”面對的網眼更大了,足夠側身穿過。

轉眼之間“風暴”已經輕松地突破了兩波火力覆蓋,只剩下最後一波由火箭彈構成的火力網。MR-G所使用的火箭彈是貧鈾穿甲彈,而不是采用反彈道導彈那樣的破片攻擊,必須由彈頭實際命中目標才能起爆。

貧鈾穿甲彈的貧鈾彈頭被加工成長杆狀,在接觸到目標裝甲後,會產生一層層的剝落效果。每剝落一層就會使得彈頭變得更加尖銳,穿透力更強,被稱為“自銳能力”。而且當彈頭最終擊穿裝甲之後,貧鈾彈頭的材料U238會劇烈燃燒產生900度以上的高溫,將機師燒死。

面對這樣的武器,哪怕被命中一發都是致命的,更何況“風暴”的面前有整整一百發。即便“風暴”現在處於精神力駕駛狀態,駕駛艙裏沒有人,風宇並不存在生命危險,他也不能讓自己的座駕被命中。還得指望“風暴”降落地表,帶他脫離大氣層。

不過貧鈾破甲彈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只要“風暴”不被彈頭命中,就一點威力都沒有。

這時候風宇的理性人格再一次展現出無人機所沒有的創造性,只見“風暴”突然由原先的立姿倒了個個兒,變成頭下腳上的俯沖姿態。然後雙刀齊出在下方形成一個交叉,同時所有矢量噴口同步向順時針方向出力,機體立刻變成一個巨大的旋轉刀輪,迎著火箭彈集群飛去。

這些貧鈾穿甲彈都是具備多種制導的,不像粒子束或者動能彈那樣出膛之後就無法改變方向,並不存在什麽火力網網眼的問題,在感應到“風暴”之後便向這架超級機型收束過來。

那種視覺效果就像一朵逆向生長的菊花一樣,一百枚貧鈾穿甲彈如同頭狀花序上的花朵,直指位於中心處的“風暴”,讓人看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就連駕駛MR-G的警員們都不忍直視。

然而結局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想象,高速旋轉的“風暴”就像一支鉆頭一樣鉆進了導彈集群,把所有靠近的火箭彈全部斬落或者彈飛出去,直到穿過這層火力屏障,也沒有任何一發貧鈾穿甲彈的彈頭在其機身上引爆。

原本無比壯觀的一朵火箭彈菊花在一瞬間就凋零了,給所有的觀眾一種無與倫比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