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瞞天過海

如果不考慮風宇的真實戰術意圖,麥克阿瑟中將的命令無疑是正確的。驅散了通道口的其他艦船之後,“暴風號”就無法利用民用飛船作為掩護接近蟲洞。

假設風宇執意要硬闖,就會和麥克阿瑟艦隊打起來,而這就合了NO的意。別的艦隊還會顧忌損失,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二世巴不得他大開殺戒,給地球聯邦軍留下點血仇。

不過很可惜,“暴風號”的目標從來就不是地球聯邦軍用太空機雷限定的所謂通道,而是準備安裝莫蘭蒂的建議,在靠近蟲洞口的位置,從側面鑿穿這條只有2000公裏厚度的雷區。

不過莫蘭蒂的建議僅僅是一個很粗糙的方向,具體實施細節才是最難的。

這片雷區的機雷采用隨機錯位分布,密度為4000立方公裏一顆,即平均每間隔20公裏布一顆雷,總計布下了將近4億顆太空機雷。每顆太空機雷能夠感應到半徑10公裏內的大型飛行器,並自動定向引爆。

理論上來說,這樣的布雷做不到無死角全覆蓋,在鄰四顆雷的中心必有一個安全區存在。要以金剛石的分子結構形態進行布雷才是真正的無縫雷區,但是這種布雷方式有難度不說,同樣體積的空域裏需要使用更多的太空機雷。

但是這個安全區並不是戰艦能夠利用的。戰艦的巡航速度是秒速200公裏以上,穿透2000公裏厚度的雷區只需要10秒。而這種隨機錯位雷區的有效直線飛行距離只有10公裏,之後就必須轉向飛往下一個安全區。要以10公裏為單位進行不停的變向飛行,戰艦的飛行速度就必須足夠慢才行。

如果在無人幹擾下倒是可以預先算出通行路線,然後花一兩小時慢慢穿過去。但是在太非WH這裏,麥克阿瑟艦隊就在兩萬公裏遠的地方虎視眈眈,怎麽可能給“暴風號”留下那麽多的時間。最多只要兩分鐘時間,這艘隱形驅逐艦就會被對方圍堵在雷區裏。

如果以“暴風號”的800mm主炮射擊進行掃雷,要想命中這些體積只有不到一個立方米的太空機雷雖然不容易,但慢慢瞄準也是做得到的。只不過太空機雷的分布可不是絕對標準的正六面體,不可能讓你一發主炮打一串機雷。隨機錯位分布的布雷法就是避免被一炮打一串,在這一方面甚至比金剛石分子結構形態的無縫雷區更加優秀。

在蟲洞口通道這2000公裏厚度的雷區裏,從一維直線的角度來看,單位面積400平方公裏的一條直線裏一共有100顆雷。將這100顆雷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時,基本上沒有重復的點,這就是隨機錯位布雷法。

用主炮來轟擊太空機雷進行開道,就算采用縮時射擊,主炮能夠激發的臨界能量是30%,即18秒一炮。再假設可以利用射擊角度關系,實現一炮同時命中兩顆、三顆甚至四顆機雷,那也得打個幾十炮,花個十來分鐘時間,同樣會被麥克阿瑟艦隊堵在雷區。

最可靠的辦法還是機動戰士排雷。不管是直接用粒子束步槍射擊引爆太空機雷,還是使用粒子光刀破壞萬有引力感應引信,都是最安全高效的排雷方式。

所謂萬有引力感應引信,就是利用物體間的相互引力作用設置一個閥值。當周邊的空間出現質量足夠大的物體,觸動這個閥值,太空機雷就會向引力來源方向定向爆破。

在太非WH這種不存在任何天體的暗物質空域裏,萬有引力感應引信甚至可以以高速艦的閥值級別來設置,也就只有機動戰士無法觸發。

說了這麽多,其實就是一件事,風宇準備親自駕駛“風暴”出去排雷。

以洛雲曦“偵查”能力探測出來的雷區分布,通過精神力成像裝置還原出雷區模型,系統計算出一條最靠近蟲洞入口的通道。風宇只需要將一條直徑20公裏的通道內總計100顆左右的太空機雷全部排除,“暴風號”就能安全通過。

理論上來說,要這麽做,最好是連同“準王牌小隊”的覺醒者機師們一齊出動,效率才會高。10架機動戰士一同射擊,100顆雷也不過就是10輪左右的事情。

但現在有個問題擺在那兒,10架機動戰士一齊排雷固然很快,但是“暴風號”回收他們所需要的時間也要兩分鐘至少,只要麥克阿瑟艦隊反應夠快,依然可以在風宇他們一開始進行排雷的時候,從通道內外兩頭堵,搶在“暴風號”回收所有機動戰士之前追上他們。

有人也許會說,讓風宇殿後就行了。可是這樣就意味著風宇要和對方的機動部隊大戰一場,面對上百架量產機的圍攻,即便他是個超級王牌,也沒可能精確地控制每一次攻擊都是斬首,而不會擊中駕駛艙位置。

說起來機動戰士的頭部相對於軀幹是個非常小的目標,如果不是為了避免造成對方的傷亡,斬首反而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