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主動進攻

“流求自古乃是荒蠻之地,我等縱使去了又以何為生?”禮部侍郎鄧光薦遲疑地問道,現在在崖山好歹還有周圍的百姓為他們供應糧草,但去了流求可就是無依無靠了。

哎,你還是好好教書去吧,盡管李悠對大宋的文官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但這些人的話還是讓他大為失望,“元軍大船有不少為吾等所俘虜,其中糧草頗為不少,鄭……將軍船隊之中亦有糧草可為吾等所用;咱們還可以帶上願意同行的百姓攜帶農具前往流求,在這些糧食吃完之前開荒也該完成了。”

說罷李悠不再搭理這些文官,而是將目光轉向張世傑,“此事還請張樞密幫忙,張弘範、李恒大軍為吾等殲滅,以蒙元殘暴的性子,定會牽連此地的百姓,張樞密當將這些一一告知百姓,勸說他們隨同吾等一起出海,如此或許還有一條生路。”

“還請君實相公放心,此事張某一定辦到。”張世傑拱手答道,在他看來陸秀夫最近行事和往日大有不同,對此他深感欣慰。

文天祥似乎覺得不應該就此輕易放棄大宋的土地,出言勸諫了一番,可是李悠知道文天祥的文采、節氣或許一時無二,可他的實際政治能力卻要差得遠,起碼絕對無法肩負起大宋再興的重任,因此好言相勸一番總算是勉強將他說服。

楊太後牽掛趙昺的安全,現在有地方可去自然願意聽從李悠的安排,借著此戰大勝的威勢李悠暫時壓服了群臣,坐下了東渡流求的決定。

接下來數日,張世傑忙著四處收攏百姓,李悠則和鄭和一起仔細的檢查宋軍殘余的兵力,留其精壯、裁汰老弱,又挑選願意從軍的百姓補充兵力,大宋水師的氣象為之一新,戰鬥力略有提升;同時對大宋的官員安排也做了一番調整,將那些腐朽頑固、不堪大用的官員淘汰,提拔有銳氣的青年官員步入中樞。

這些舉動難免引起眾多官員的不滿,可如今軍權盡在李悠的掌握之中,糧草也被他控制,楊太後和趙昺對他更是無有不從,因此這些人一時也沒什麽好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悠掌握大權,就連文天祥也只得按照李悠的意思暫且擔任了吏部尚書一職。

十日之後,數萬百姓收拾行囊、攜老帶幼雲集到了崖山,將鄭和的寶船船隊、張世傑的大宋水師再加上從張弘範那裏俘獲的船只塞得滿滿當當,趁著天氣尚好起錨揚帆,直往流求而去,離開之時崖山巖壁之上已經多了一行大字——“大宋滅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於此”。

鄭和七下西洋,並未留下停泊流求的記錄,可是他的船隊之中卻有曾遭遇風浪被吹到流求的船長,有了這些熟悉線路的船長指引,一行人經過數日航程,終於抵達了寶島的北端,找到一處港口陸陸續續上岸。

此時的流求並沒有多少居民,這支大宋船隊成員幾達十萬,縱使有一兩個小部落也不敢掠其鋒芒;在李悠的安排之下,這些百姓、士兵開始在港口附近伐木建屋、開荒種植,那些文官或許不知道如何對付蒙元,但組織生產這些事情還可以勉力辦到。

在李悠的督促之下,一棟棟木屋拔地而起,一片片土地被開墾出來,更有隨行的匠人在附近找到了煤礦、鐵礦,李悠大喜過望,立刻分出精幹人員開始組織開采,建設煉鐵爐,打造農具、軍械。

當看到那一片片被開墾出來的土地,眾多文官這才對李悠死心塌地,當然也有些看不清楚局勢的人又開始琢磨著如何將土地據為己有,李悠對此毫不留情,一改大宋不殺文官的傳統,對於這些不識好歹之人嚴加處置,高懸在木寨門口的頭顱總算是讓那些蠢蠢欲動的官員們暫時收斂了心思。

李悠隨即對這些土地做出安排,將這些土地直接租給了百姓、並幫助他們解決農具種子的問題,其中對家中有人從軍者給於優待,不僅減免賦稅,還優先提供更好的農具和種子,一時之間想要參軍的青壯多了不少。

除了開荒、建造房屋,李悠也沒有忽視軍隊的建設,他親自操練那些宋軍士兵,有了“六如”的加成這些士兵進步神速;同時在各處居民點開荒的百姓也必須進行最基礎的軍事訓練,大宋實在是文弱的太久了,唯有如此才能重新喚起他們的勇氣。

經過數月的忙碌,流求的局勢總算暫時安定下來,而忽必烈也知道了張弘範全軍覆沒的消息,並且已經打探到大宋朝廷如今東渡到了流求,可惜元軍的船隊要麽跟隨張弘範被大宋所破,要麽在五年前東征倭國時葬身於神風之下,因此縱使忽必烈大發雷霆,一時也沒有什麽好辦法,只得下令重新打造船只準備進攻流求。

而聽聞大宋朝廷尚在的消息後,各地不甘心屈服於蒙元殘暴統治的有識之士紛紛起了心思,不斷有人從大陸之上遠渡重洋來到流求投奔大宋,並且獻上當地的情報,希望大宋能夠發兵討伐,李悠對此也早有安排,沒有來人就同張世傑、鄭和一起細細打聽當地的形勢,一一編冊記錄,以備將來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