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狂喜的李廣

“衛侍中且容我賣個關子,一個月之內自會有分曉!”李悠想拿出來的是高橋馬鞍、馬鐙還有馬蹄鐵這三樣能夠極大提升騎兵戰鬥力的大殺器!

馬蹄鐵由羅馬人在公元前1世紀發明,而在中國的出現時期為隋唐到元代之間,而從元代開始,此器物開始普及應用。但在中原周邊的蒙古人所在的北方草原以及回鶻人、羌人所在的西北戈壁等地帶,蹄鐵則早已被廣泛使用,或許他們是從西方學來的手藝。

如今漢人使用的馬鞍形式極其簡單,與其說是馬鞍,不如說是鞍墊。這個鞍墊可以折疊,不用的時候折疊起來,用時把它展開放在馬背的兩側。這種馬鞍有三條帶子將其固定,一條叫肚帶,是從腹部來固定鞍子,再用帶扣把它勒緊。另外兩條,一條是胸帶,也就是攀胸,是從前邊胸前穿過然後把鞍子的兩側固定,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鞍子前後滑動;一條叫鞧帶,是通過馬的臀部,然後繞過馬的臀部來把馬的鞍子固定。這樣,鞍子在馬背上上下前後都比較固定,人坐在馬背上更穩、更易於操作。

但仍不能阻止馬在劇烈運動時人在馬背上前後滑動,騎手只有夾緊雙腿才能保持平衡,時間長了自然十分疲勞,如果作戰時要使用兵器,就顯得更加困難了;到了漢朝的時候就是前後都有鞍橋,前鞍橋防止人向前滑動,後鞍橋防止人向後滑動,如此一來騎乘方便了許多,但仍然有許多不便。

隋唐以後,鞍橋的形制又發生了新的變化,表現在前鞍橋高而直立,後鞍橋向下傾斜。這種經過調整後的鞍更符合人體的生理結構,不但增加了騎手的舒適度也方便了乘者上下;到了元代,馬鞍技術發展成熟,並隨著蒙古西征傳到了歐洲。

而馬鐙出現於東漢時期,最早僅為單鐙,主要用於幫助騎乘者上馬,西晉末年到東晉初年,單鐙逐漸向雙鐙過渡,並與南北朝時期發展成熟。

陳慶之身為南北朝著名騎兵將領,對馬鐙和高橋馬鞍這兩樣東西並不陌生,由他來指導那些來自太仆和少監的工匠來制作完全沒有問題;而馬蹄鐵就需要李悠根據自己後世在軍網上看過的資料來指導那些工匠慢慢摸索調試了。

一個月後,上林苑的某處馬場之內,李悠和陳慶之正帶著工匠們為這一批駿馬指指點點;這時,徐延年從遠處跑過來說道,“使君,未央宮衛尉李廣已經到了莊園之外。”

“哦,正好!我正要尋找一名擅長騎兵作戰的將軍來試試新馬具究竟如何!”按說陳慶之也符合條件,奈何他不以武藝見長,現在李廣來了倒是正好!“快請李將軍來這邊一趟!”

稍傾,一陣馬蹄聲響,飛將軍李廣就到了馬場之中,隔著老遠就大聲地喊著,“張大夫叫李某過來有何要事?”

“呵呵!李將軍來得正好!且來看看這套馬具如何?”李廣和衛青、公孫敖等人輪流值守莊園,並向他請教西域事務,這麽多天他們已經混熟了,因此言語之間也沒了那麽多的客套,李悠直接將他帶到馬前。

“這套馬具倒是稀奇!”李廣圍著馬轉了兩圈,還伸手扳了扳鞍橋,騎術精湛的他已經看出了幾分門道,點頭贊道,“有了這東西,坐在馬上可穩當多了!”

“李將軍再看看!這套馬具上的門道還多著呢!處處皆有妙用,若是我大漢騎兵都配上了這等馬具,其戰力將遠超匈奴!”李悠也沒直接說出高橋馬鞍、馬鐙和馬蹄鐵的作用,而是讓李廣去猜測。

“這東西是用來上馬的?”李廣指著馬鐙問道,轉瞬又不屑地搖頭笑道,“某家可用不上這東西!”說罷單手撐在馬背,輕輕一躍就穩穩當當地坐在了馬鞍上。

“對將軍來說固然如是,可大漢軍中武藝如同將軍一般高超的又有幾人?”見李廣點頭表示贊同,李悠又接著說道,“將軍不妨將雙腳伸入馬鐙,試試看射箭是否穩當?”

在沒有馬鐙和高橋馬鞍的時代,騎射是一項要求非常高的技術,騎士需要雙腿牢牢夾住馬匹方才能夠完成這一高難度動作!而李廣正是大漢軍中在這項技術上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即使是騎在裸馬上也能命中敵人。

他將雙腳深入馬鐙,試著往起站了站,當即露出驚喜的表情,從親兵手中接過自己的長弓箭囊,連開三次滿弓,“張大夫,這可要省力多了啊!某家以前要是出七分力才能在馬上將此弓開滿!沒想到如今只用了五分力就行了!”

“李將軍不妨試試準頭,看看在馬背上是不是和平地一樣射的穩當!”李悠遙遙指向遠處的箭靶!

“某家從不射死物!”李廣再次露出不屑的表情,他策馬跑了兩步,左右打量一番,正好看到百步之外的樹梢上停著幾只小鳥,當即開始打馬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