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下)(第2/4頁)

不過,考慮到拉美居民的某些浮誇天性,開曼群島當局這種貿然掛牌成立“拉丁美洲共同體政府”的誇張做法,恐怕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產生了什麽不切實際的妄想,多半只不過是單純的吹牛和自娛自樂而已。

總的來說,在經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性浩劫之後,整個拉丁美洲預計損失了一億到一億兩千萬人口,所有主要城市毀於一旦,工業、農業和交通均受到很大打擊,政治上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狀態。但考慮到拉丁美洲原有的松散體制和低水平經濟,這場浩劫對南美社會的影響,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嚴重。

八、北美洲

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在戰前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兩大核心堡壘之一,也是第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參與者和主導者,以及第三次世界大戰最晚結束的地方。其中,加拿大作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被動地先後參加了三次世界大戰。從英國分離除了的美國,則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主動地先後參加了三次世界大戰,並且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最終決戰之中,成為了資本主義死硬派勢力對抗進步與解放的最後陣地。因此,到了三戰末期,曾經在前兩次世界大戰內隔岸觀火的北美洲,終於遭遇了整個地球範圍內最慘烈的核打擊——在三戰的最後一年時間裏,蘇聯戰略空軍合計對美國本土四十八州投擲了兩萬四千零五十三枚各式原子彈,對加拿大境內則投擲了一千一百二十五枚原子彈,總當量約十億噸,造成了毀滅性的效果。

到了美國政府無條件投降,在舊金山廢墟郊外簽署停戰協議之際,除了美國首都華盛頓和被日軍占領的華盛頓州塔科馬港之外,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範圍內,所有縣城級別以上的人類聚居地,均被蘇聯戰略空軍投擲的原子彈和常規航彈摧毀。而美國各處核武器工業廠房的被毀和泄漏,還造成了嚴重的核汙染問題——不同於原子彈爆炸造成的短期核汙染(雖然核爆的蘑菇雲非常恐怖,但原子彈之中的鈾和鈈基本都在爆炸之中“燒光”了。雖然還有剩下的少量殘渣,但通常也只需要幾年時間,在大自然的自凈作用下,當地環境就能基本恢復正常),反應堆和核燃料泄漏造成的汙染是長期性的,並且迄今都沒有比較安全的清理辦法。

除此之外,如此高烈度的頻繁核爆打擊,以及由核爆引起的高溫熱浪,還在森林茂密的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地區,造成了特大範圍的森林大火。由於政府崩潰,無人撲救的緣故,某些地區的森林大火,居然從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一直燒到了深秋,直到四九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跟狂風一起降臨,才基本宣告熄滅。

於是,面對著這樣一場接踵而至的冰與火之歌,北美森林火場當地殘存的居民,剛剛才擺脫了熾烈火魔的威脅,還來不及暗自慶幸或者感謝上帝,就發現自己馬上又要面臨被寒流和暴雪凍死的殘酷命運。

在美國南部盛產石油的德克薩斯州,頻繁的核爆和轟炸還引燃了當地的大量油井、油庫和煉油廠,引發了嚴重的石油泄漏和石油大火。目前至少有四百個以上的油井和天然氣井口被點燃起火,每天都能燒掉至少三萬噸原油和五萬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並且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煙霧,以至於在偵察機的航拍照片之中,半個德克薩斯州似乎都被灰黑色的煙霧蓋住了——如此濃密的煙霧,其遮蔽效果甚至超過了軍用的煙霧彈。

由於油井大火一向難以撲滅,而無政府狀態下的美國也根本沒有組織滅火的能力。所以,燃燒在德克薩斯州的石油大火,勢必還會持續很長時間,而產生的煙霧,則會讓德克薩斯州南部地區和與之相鄰的墨西哥北部邊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處於一片從不消散的霧霾當中,讓當地的幸存者飽受呼吸道疾病的折磨。至於德克薩斯州的生態環境,會在多長的時間內恢復到可以接受的狀態,目前看來也是一個未知數。

而在美國的其它地區,在核爆之中幸存的人類則面臨著饑饉的威脅和考驗。雖然美國號稱天選之國,糧食產量極為充裕。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美國境內的糧食生產分布依然是不平衡的。五大湖沿岸和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國最主要的糧食出產地帶,而西部很多幹旱半幹旱地區的州,則需要從其它的農業州輸入糧食。然而,隨著全面核打擊導致的美國本土交通崩潰癱瘓,農產品的大規模遠距離運輸,也變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事實上,在三戰結束、美國無條件投降之前,隨著國內交通運輸的癱瘓崩潰,美國政府就已經失去了對國內資源的調配能力。而在戰爭正式結束之後不久,聯邦首都華盛頓又在武裝匪徒的洗劫之中化為了一片廢墟。至此,除了被日軍占領的華盛頓州塔科馬港還稍微有點秩序之外,美國和加拿大全境徹底進入無政府狀態,社會面貌基本倒退回了工業革命之前的殖民地時代,很多方面甚至比那個時代都還要遠遠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