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三)(第3/5頁)

德意志的國土沒有被繼續削減,這固然是好事,可是這些保留下來的土地,偏偏都是在戰爭中被損毀最嚴重的地方,期間經歷了無數的屠殺和摧毀——無論是蘇軍還是德軍,在遇到遊擊戰的時候,都會毫不猶豫地大開殺戒,把整個村莊和城鎮的男人全部圍捕和槍決,然後把婦女和孩子趕進教堂,隨即將她們跟教堂一起付之一炬。結果到了戰爭結束之後,按照戰地記者的描述,行走在這片土地上的時候,唯一能夠見到的人是老氣橫秋的蘇聯紅軍士兵。田園已經荒蕪,糧倉已經掏空,原野上沒有牛馬,也沒有家禽,聽到不鳥叫,也看不到任何野生動物,一片死氣沉沉。除了偶爾經過的蘇聯士兵,在這片土地上幾乎見不到什麽活物。

可想而知,面對這麽多在戰爭中完全荒廢、渺無人跡,甚至埋著不知多少地雷和未爆彈的殘破土地,重建起來的工作量肯定大得驚人。然而,如今的德國已經只剩了老弱婦孺,如何幹得了這麽多活兒?

看著這樣一副遍地瘡痍、百廢待興,但卻偏偏無人可用的窘境,德國的紅色新政府自然要向蘇聯老大哥訴苦和伸手,說德國的女人都找不到老公了。但素來面善心黑的斯大林,卻根本不肯放人,反而教導德國同志要學會逆向思維——戰後的德國境內女多男少,剩下的德國男人都在西伯利亞開荒是嗎?沒關系,把多余的德國女人也一塊兒送來吧!也好讓他們骨肉團聚不是?蘇聯絕對養得起!西伯利亞那邊從來不嫌人多!

面對這麽厚顏無恥的老大哥,德國當局也只能自認倒黴,除了任憑那些被廢棄的城鎮村莊雜草滋生,化為荒野之外,就只有充分發動婦女,讓這些飽受戰禍折磨的堅強女性,承擔起重建國家的艱難重任……

……

對於這個時空的戰後德國來說,除了勞動力極度缺乏和男女性別比例極度失衡之外,還有一項很要命的不利因素,就是和平並沒有隨著納粹政權的崩潰而降臨,反倒是打完二戰之後馬上就跟著爆發三戰,從而極大地拖延了德國的重建進程——瑪利亞·斯密特夫人那座位於柏林郊外的房子,就是十分幸運地熬過了二戰的可怕歲月,但卻在納粹德國覆滅的半年之後,不幸被英國轟炸機投擲的燃燒彈給燒了個精光……所以,無家可歸的她只好帶著兩個兒子來到柏林,住在簡陋的棚子裏,依靠政府組織的廢墟清理工程來謀生。

這樣的日子自然是很累很辛苦的,但好歹還算穩定,能夠讓她和她的兩個兒子勉強過得下去。而且,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她們這些參加廢墟清理和城市重建工作的“瓦礫女人”,各方面的待遇也在慢慢好轉。

——最開始的時候,她們拖著虛弱的身子辛苦一天,也只能得到一頓免費午飯——通常只有黑面包、鹽和熱開水,以及充抵工資的幾個土豆,以至於斯密特夫人的兩個兒子還得去捉老鼠和挖野菜充饑。後來漸漸增加到了免費提供一日兩餐,外加可以帶回去的食物包裹,勉強可以讓一家人吃飽。現在則已經開始發放薪水,並且恢復了配給制度,可以拿著配給卡到國營商店買東西,並且工作餐的菜色和質量也改善了許多。

似乎因為今天是平安夜的緣故,政府提供的這頓免費午餐也格外豐盛。不僅主食從黑面包升級成了白面包,土豆湯裏加了鹹魚,每位“瓦礫女人”還得到了兩小根香腸的加餐。對於這份奢侈的加餐,斯密特夫人根本舍不得吃,而是小心翼翼地把香腸用油紙包起來,準備帶回去給自己的孩子嘗嘗。

等到午餐吃完,工頭又宣布了一個好消息:為了慶祝聖誕節,政府臨時特批她們這些“瓦礫女人”休假一天半,從今天下午到明天全城停工。同時每人還額外配發一公斤砂糖,作為國家感謝勞動婦女的聖誕禮物——若是在後世,這點東西簡直是寒酸得根本拿不出手,但在如今這會兒,卻讓一眾德國大媽們喜出望外。

於是,帶著難得的愉快心情,斯密特夫人頂著冬日的寒風,離開了國會大廈廢墟工地,走向自己的住處。

雖然希特勒的納粹德國政權,已經在去年滅亡,但此時的柏林市區,依然處處可見各種戰火焚燒的慘烈痕跡,到處都是廢墟,到處都是瘡痍,很難找到一座完全沒有彈孔的房屋。在瓦礫和廢墟之間,偶爾可見一些失去勞動能力的殘疾軍人,某些人胸口還掛著勛章。但此時他們都裹著單薄的衣服,麻木地坐在地上,兩眼呆滯地看著一切,沒有絲毫精神,就像失去了魂魄一般。而過往的行人則是步履匆匆,毫不去在意這些垂死的乞討者——在這個人人挨餓受凍的年代,人心也仿佛被凍結了一般,同情和憐憫變得極端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