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3/4頁)

但這種軍事體制的缺陷也很明顯。首先,這種制度頗有點中世紀歐洲“我是國王的附庸,但我的附庸不是國王的附庸”的味道——在這支軍隊之中,耶律大石真正能夠如臂指使的嫡系部隊,不過是可敦城內的五百契丹宮帳軍和一千多城防軍而已,其它部隊都是各個酋長的部眾,無法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其次,這還導致了軍隊指揮效率的異常低下,以及動員困難的異常巨大——耶律大石能夠隨時動員的部隊,就只有城內的這一千五百常備軍。至於其他部落的兵馬,就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和足夠的利益,才能動員起來:如果是金軍越過大漠來襲,草原各部落自然會殊死奮戰;如果是在秋高馬肥之時南下劫掠,那麽也會有大半的遊牧部落樂意跟耶律大石一起去南方發財;但如果是讓大家在初春休養生息之際,馬匹削瘦掉膘之時,跟著耶律大石一起長驅千裏,去光復契丹人的江山……這個就得商量一下價錢了。

——如果耶律大石想要恢復遼國,第一步就必須打回上京臨潢府的契丹祖地,然後發動那裏的契丹部落,征集起至少數萬的本族兵馬,這樣才能有跟女真人爭天下的資本……很顯然,在此期間,他必須嚴肅軍紀,不允許這些漠北遊牧部落通過劫掠自己的契丹母族來致富,也不能把契丹龍興之地的牧場劃給外人作為戰利品。為此,他就必須承擔起這次遠征的全部糧秣開支,還要事先撥發大筆的軍餉和犒賞,而不能指望各個部落“自費參戰”,否則就不會有哪個部落願意跟著他“義務勞動”。

可問題是,在眼下的可敦城裏,既沒有足夠的錢財,也沒有足夠的糧秣和軍械來支撐這場遠征。

在過去的太平之時,可敦城的契丹官府在每年秋天都會組織商隊,趕著牛羊馬匹、馱著獸皮礦產來到邊關,跟中原商人交換一些鹽塊、板糖、茶磚、鐵器、布匹、香料,以及幹豆子、燕麥、黑麥什麽的過冬物資,用以維持和充實城內的積儲——僅僅憑借可敦城外的小片河畔耕地,是養不活可敦城內上萬軍民的。

然而,隨著遼國的崩潰和金兵的肆虐,這一傳統交易在近年來已是時斷時續,等到天祚帝被俘,耶律大石逃到可敦城之後,這些契丹遺民更是每年都入不敷出……幾年下來,都已經快要變成窮光蛋了。

而若是因為準備不足的緣故,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絕妙良機,讓遭遇重創的金軍喘過氣來,或是讓某些女真人治下的契丹部族首領,搶先一步揭竿而起,光復了契丹祖地,奪過了大遼復國的政治制高點,弄得契丹族內群雄並起……那麽耶律大石的復國之路就會變得異常艱難,甚至鬧出同室操戈的悲劇。

所以,本著“一事不勞二主”的想法,耶律大石索性厚著臉皮丟了節操,到郭大仙人這邊來化緣了。

……

“……於是,他就敲竹杠敲到你頭上來了?這都已經算是恩將仇報了好不好!”

浮空城的天守閣裏,王秋目瞪口呆地看著郭京,“……我們看起來長得這麽像肥羊和肉票麽?”

“……他大概是覺得,這筆竹杠敲成了最好,敲不成的話,也沒什麽損失。”

郭京答道,“……就算是鬧翻了,只要卑躬屈膝地賠禮道歉一番,我們多半也不會拿他怎麽樣。”

“……而麻煩在於,這筆竹杠還真的不能不讓他敲!假如我們當真希望契丹人盡快行動起來,進一步改變這個世界,從而獲取到更多獎勵點的話!”王秋想了一會兒之後,悶悶不樂地發現了其中奧秘。

“……是啊,想要合作就得付出誠意。”郭京十分苦惱地摸了摸胡子,嘆息著說道,“……假如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在餓著肚子時,卻偏偏還要恭維他是一個可以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是一條寧可餓死也不求人的硬漢,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要你寄點錢給他時,卻只肯寄給他一封充滿了安慰和鼓勵的信,還告訴他自力更生是件多麽高貴的事……假如你真的是這種人,那麽我可以保證,你唯一的朋友就是自己。”

——雖然對耶律大石的勒索感到很是惱火,但為了讓契丹人盡快出征上路,好改變歷史獲得更多的獎勵點,王秋還是不得不抓著頭皮,想辦法搜羅貨物滿足契丹人的需求。

“……軍械的話,記得在從汴梁出征之前,哆啦A夢就在宋國的軍器監裏搬了不少東西,之後在相州又搬空了河北兵馬大元帥府的武庫,眼下應該還剩下不少,大概可以湊得出來。”

“……食鹽的話,我可以從市裏的鹽業公司拉一車回來,就說是幫忙給超市進貨,鹽業公司的人應該不會有那個閑工夫來跟蹤追查……至於用的錢麽,反正食鹽的價格不貴,我可以先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