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人工智能辯

人工智能的研究自希望號停留虛空處決定下達後,很快的便由眾多的相關人等開始了研究,而也是從這時開始,到底要不要研究人工智能,這在希望號上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誠然,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程序,所謂的智能,最基礎的一點便擁有著學習能力,雖然沒有靈性,不會有什麽創造發明,但是在現有基礎上的學習能力,這已經是目前人類所能夠想到的最好人工智能。

打個簡單的比喻,許多商業化用品的生產環節,雖然已經是絕對的全電腦控制,但是其檢查與維護工作仍然需要大量人手,再比如各種原材料的提煉或者是挖掘,甚至是搬運之類,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還有別的大量工作,如果有了人工智能,那麽人類的生產力水準將直線上升無數倍之多!

這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真正的重點!

所謂的工業革命,其實便是所謂的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正如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出現,產生出了前人難以想象的“怪力”,拉動了萬匹馬力也無法拉動的巨物,這才是所謂的工業革命!

不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觸發點是電磁力,並沒有讓生產力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而真正讓生產力水平發生翻天覆地改變,從而讓第四次工業革命進入到巔峰最終狀態的,卻是人工智能的出現!

這其實是一個辯證性的關聯問題,首先電磁力的出現,導致能量方式的進步與改變,從之前的裂變原子能一下子進步到了氫聚合能源,要知道氫聚合能源最大的難題便在於氫聚合的不可控制性,也即它並不像原子裂變那樣,是可以緩慢的,溫和的實行,這是一個連鎖反應,也即第一個氫原子聚合反應開始,那麽所有的氫原子便會立刻連鎖反應,最終變成一場大爆炸。

而要讓氫聚合反應緩慢而平和的實行,其難點便在於要產生一個力控制氫原子的聚合速度,也即要讓力達到原子級別,而這個力便是電磁力,而這也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能量產生與獲得方式的改變,導致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生。

但是正如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那樣,能量產生與獲得方式的改變(蒸汽與電流),並不會導致生產力發展觀本身的變化,只有找到使用這樣能量的工具,並且有效的將之利用時,這才會導致生產力水平的跨越式進步。

而人工智能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車!

但是相比於蒸汽機車,或者是更後面的電力機車,飛機,輪船,汽車什麽的,人工智能卻要危險了許多許多,至少那些飛機輪船汽車什麽的,即便出事也是由於人類自身的緣故,不管是玩忽職守,又或者是豆腐渣工程,這些都是人禍。

但是人工智能不同!擁有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其本身便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從姚源獲得的外星商人那些宇宙資料中顯示,宇宙文明的九個分級制度中,每一個等級都是跨天式的距離,可以這樣說,每一萬個二級宇宙文明中,很可能只會產生出一個三級宇宙文明來,但是在這裏有一個很容易被人忽視的數學上的問題……

宇宙有多大?

宇宙的大無窮無盡,至少在目前的人類科技,甚至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科技的文明觀察中,都還沒有發現宇宙的盡頭到底在何處,這真是可以用大到無無量來形容,而在這樣龐大的宇宙中,有生命的星球有多少?若光是用數學上的解答,比如做個簡單的形容,五十億顆行星上,有一顆行星會有生命,那麽生命星球的概率便是五十億分之一,當然了,五百億,五千億分之一也行,這點不需要深究。

那麽在總數為無無量,也即大到無窮數的行星上,哪怕是五兆億分之一的行星有生命,那麽所產生的有生命星球也依然是無窮數,不過是無窮個無窮分之一罷了,這也依然是無窮……

那麽問題便出現了……

為什麽二級宇宙文明的數目會如此之“少”呢?

要知道,高級宇宙文明的數目稀少,還可以用生命守恒定律來解釋,那麽為什麽二級宇宙文明,也即才脫離生命星球的宇宙文明也是如此稀少呢?按道理來說,這樣的宇宙文明根本不會有什麽種族衰弱的征兆,甚至其族內還應該有數名到十數名不等的宇宙適應者,畢竟才離開母星嘛,那為什麽其數量如此之稀少呢?這根本不符合數學上的計算,及現實邏輯的推理嘛。

在外星商人給出的資料裏給出了答案!

一般而言,第二級和第二級以下的宇宙文明,他們在母星階段時有三種可能導致其族滅,其一是行星級或者恒星級宇宙災難,譬如大型隕石撞擊,譬如所在星系的恒星發生劇變之類,這會導致其文明族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