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李文成是名前地球Z國中層官員。

他在地球大亂前,其官位已經做到了地市級稅務局人事科科長,而他的年齡才四十六歲,這在官員中已經是一個相當年輕的歲數了。

李文成並不是什麽官員世家出身,也沒有娶什麽官家小姐,有著什麽外援之力,他是從鄉級底層公務員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不熟悉他的人只以為他狗雲連天,年齡輕輕便爬到了普通人一輩子也到不了的高位,而熟悉他的人才深刻知道,這是一個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人物,當然了,這不過是句比喻話,但是熟悉他的人莫不是會在心裏說一句,這是一個人物!

李文成喜歡讀古書,特別是喜歡讀老子的書,他常常對他的一對龍鳳胎兒女說,這世間做人如讀書,書中自有做人的道理,不說讀盡天下之書,只需要徹底看明白一本任何古代漢人的經典之文,那麽這人的前途便不可限量。

咱們老祖宗的智慧,豈是那些蠻夷之輩的外族可以明白?

當然,這番話有些欺心了,李文成的兒子李晉便與他時常辯駁,特別是說到地球歷史自十七世紀之後,漢族文化便開始沒落的現實,說是外國的文化也不是什麽蠻夷。

李文成每遇這種辯駁便不發一言,所以幾回之後,李晉也再不提起這方面的事,只是把它當成童年時,父親的胡言亂語罷了。

而李文成的內心深處,卻是有些悲涼,他從小是他爺爺養大的,而他爺爺則是紅色大革命前極有名的私塾老師,所以許多古代漢人經典內容便都教導給了他,而李文成天生聰慧,往往舉一反三,用他爺爺的話,若是他早出生個五百年,不說成為諸葛亮那種人物,但是好歹也可以成為荀彧那樣的智者。

李文成在三十歲後通徹了許多漢人經典內容,他常常靜下來時便開始反思為什麽漢人文化會在近代走向沒落?

這是一個大命題,自Z國近代以來,不管是清末也好,民國也好,新Z國也好,莫不是有許許多多的能人志士們在進行著反思,到底為什麽?如此璀璨輝煌的漢族文明,會在近代以來就開始沒落呢?

李文成卻覺得,漢人文化不是近代開始沒落的,其沒落的根源絕對不是在近代,其根源是在什麽地方呢?唐末!

漢人文化的沒落,絕非是如那些叫獸們所說全怪罪於儒家,雖說獨尊儒家之後,就再沒有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那樣的文化大爆炸,但是儒家自身其實從古至今一直在改變。

何謂儒家!

人之需要,是為儒!

人們需要什麽,儒則改變什麽,這是一個最適合社會發展的文化文明,因為它其實是最為博大精深的,它也是最包容並蓄的,只要社會需要,那麽它便可以做出任何形式的改變,所以了,儒家本身並非摧毀漢人文化的兇手,而是真正的兇手假借儒家達成了目的。

那麽真正的兇手是什麽呢?

李文成自己覺得,是自閉,或者說是茫顧四周,發現自己最為強大後的自閉。

自唐末之後,無論是宋,還是明,光從文明上來說,漢人文化天下獨尊,除了漢人文化以外,整個地球再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同等級文明文化存在了,野蠻人不行,歐美不行,地球上的任何文明,只可能某些領域達到或者超過漢人文化,但是從整體上來看,當時地球最輝煌的文明絕對是漢人文明。

所以了,漢人的驕傲無法言表,唯有自稱天朝上國才能夠滿足其一二,當然了,文化本身並不算是武力或者戰力,正如批判的武器不可能勝過武器的批判一樣,漢人文化依然糾纏於自身,因為沒有與之匹敵的文化文明出現,只能夠原地踏步,而本來作為催使社會進步,不停改變改良自身的儒家,也只能夠止步於此,無法通過交流與借鑒而更加完善自身。

而歐洲則不同,因為其文明並非是大統一的王朝,其內部的交流,與阿拉伯文明的交流,這是一直沒有停下腳步的……

這樣的自封自閉,所導致的結果只可能是內耗,儒家在無法更加進步的縱向發展時,只能夠橫向的擴張其內容來發展,就如同宋的理學,明的心學那樣,實際上對於儒家本身並無多大意義,但是因為縱向無法擴張,也只能夠以橫向擴張來滿足人們的需求。

這一切直到明末時終於發生了些許改變。

隨著歐洲文藝復興的開始,其文化大踏步的趕上了漢人文明,而隨著其大航海的開始,與漢人文明的交流也終於開始,而明末時,這種交流其實到達了巔峰,而在那時,明末的許多有識之士都意識到了改變與進步的契機,不管是資本主義萌芽也好,還是一些儒家的代表人物開始意識到儒家更進步的改變也好,種種征兆都意味著,漢人文明新一輪的大進步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