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基於感性的推測(第2/2頁)

林國子印象中最深的,是在海洋島號郵輪被劫持事件當中方悅的指揮作風。

當時,幾名超級罪犯被逼到走投無路時炸毀了海洋島號的船底,遊輪馬上就要沉沒。如果當時有藍電那樣的強大英雄,完全可以把遊輪托舉到空中拯救所有人,可事發時還有一起更加惡性的超級罪犯行動在七百公裏之外發生,江上帶著一部分人在當地救援,最強大的英雄們也都在那個現場,遊輪事件的救援指揮工作就交給了方悅,而方悅他們配合行動的英雄們,也沒有能力去托起一艘承載著三千六百名乘客與一千二百名船員的巨型郵輪。

眼看著馬上就要出事,方悅下令讓部分建築組成員到船底去進行維修,剩下的人要在短時間內拆毀部分船體部件,組裝出足夠人們逃生的臨時逃難船。

然而船底的維修工作幾乎就是自殺行為,船底漏得太厲害了,在人手缺乏的情況下別說是堵住漏洞了,就算是減緩下沉的速度都是要拼上所有體力的事情。而且底部還有尚未排除完的高能炸彈,當時情況緊急,根本來不及仔細檢查到底哪裏被超級罪犯們安放的炸彈。

在這種情況之下,方悅依然選擇了讓幾個組員們到船底執行搶修任務,結果炸彈爆炸,把下去堵漏洞的人都困在了裏面,可方悅下令讓這些組員繼續搶修,其他人不得去救援,必須專心完成乘客和船員的轉移工作。

放棄遭遇危險的組員、繼續執行任務,這的確是方悅的風格。可這一次林國子卻認為這是別人偽裝出來的。

因為之前無論遇到多少次這種情況,方悅都是和執行最危險任務、甚至可能犧牲的組員在一起工作的。

以海洋島號郵輪事件為例,他的確是下令讓其他人專心完成任務,不得來救援被困的組員們,可當時他自己也是被困的人員之一。

如今宋子夫遇到危險,身為建築組組長的方悅卻躲在某個地方發號施令,沒有親自到任務前線,這正常嗎?

林國子回到地下工廠的臨時休息室裏晃蕩了一圈,檢查後發現這裏並沒有安裝監控之後,小心翼翼地避過了走廊通道的監控系統離開。

這本來是安全措施之一,可是如今他感覺到正在進行監控的人可能不是方悅,他感到不寒而栗。

他一邊躲避,一邊發動了自己的隱蔽能力,林國子是建築組裏少數擁有隱蔽能力的人,這種能力遠遠不如強能力者的隱蔽能力好用,持續時間短,很容易被非光學設備檢測到,但躲避這些監控探頭足夠了。

他準備獨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