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一瓶水的成本分析(第2/2頁)

1977年以前,我國唯一的瓶裝礦泉水是青島嶗山礦泉水,那個時候的人們,還不能理解,為什麽要把水裝成瓶子裏喝?

八十年代,礦泉水迅猛發展。

1987年國家頒布了“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後,全國瓶裝礦泉水的開發和生產才逐漸形成規模。

但那時喝礦泉水絕不像現在這樣隨便,而是把喝礦泉水當成是一種滋補,仿佛喝了立刻就能活力煥發,這就像後世的人們喝紅牛和樂虎一樣。

九十年代,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日常飲水方面的保健意識開始覺醒。水的名堂也越來越多,純凈水、磁化水、離子水、天然水,還有富氧水、活性水、弱堿水、弱酸水等許多新名詞,層出不窮,無非就是換個說法博眼球,賺大錢。

這一年,娃哈哈還在賣兒童營養液,農夫山泉的老板,還在當娃哈哈公司的瓊海省和管西省的代理商。

市面上的礦泉水品牌,到後世還比較有名氣的,有怡寶和景田。

怡寶是國資企業,也是我國最早的礦泉水品牌之一。

景田前年才成立,現在還是個小公司。

這是一個礦泉水發展的黃金時代。

鐵連平不解的撓撓腦袋:“這水就算賣錢,也不貴啊!能賣幾個錢?”

楊飛道:“一瓶水,市價賣得並不便宜,但水其實並不貴,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麽一瓶礦泉水的最大成本在哪兒呢?一個是零售店要賺取的利潤,這部分費用占到售價的百分之三十,其次是經銷商和批發商的經銷費用,要占到售價的百分之二十五,再接下來是廣告宣傳和營運費用,要占到百分之十五,作為礦泉水的主要組成部分瓶子、蓋子、包裝約為要占到百分之十,而最主要的水則兒乎不占用任何成本。公司還能賺兩成利潤。”

鐵連平道:“這麽說起來,這水生意可以做?”

楊飛斬釘截鐵的道:“可以做,我們做定了!”

蘇長青擔憂的道:“這山、這水,可不是咱們桃花村的,他們能同意讓你來賣水?這可是他們的神仙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