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嘉明帝(第2/2頁)

其實照他來說,對於佛門來講,明嘉帝登基遠比其他人要好很多,一個宗教無論好壞,發展到如此地步,對國家經濟都造成了相當大的阻礙。只要是有識之君,便不可能放任其發展。明嘉帝好歹給佛門留下了傳承。

要是換成別人,說不定勒令還俗更甚者行“滅佛”之舉的,歷史上也不是沒有。

若是這些政策能順利推行下來,說定華朝也能多存幾代。

但即使只有不足十年的皇帝生涯,嘉明帝的許多措施依舊影響至今。甚至本朝皇帝對其都頗有推崇,這也是這本《嘉明帝本紀》至今不為人所忌諱的原因之一。

起碼各地官學的建立,給了多少寒門子弟出頭的機會,否則在師資力量與書籍資源上均與世家子弟相差如此之遠的情況下,寒門子弟想要出頭何其艱難?

說實話,看到這位的生平,沈煊心中也是復雜難言。

他想著科舉有成不過為了在這個時代更有尊嚴的活著,源於他對於古代封建制度的極度不安之感。也會想著讓爹娘引以為傲,但從未真正想過真正在些個時代留下些什麽。

想到那位嘉明帝,絕對是個目標極為明確之人,人家在他這個年齡說不定已經在為以後的大事積蓄力量了。

且觀其生平,他是真的在為這片土地而兢兢業業一生。

說實話,作為男子,有哪個沒有些建功立業的想頭?身為農家!家子,他更是清楚這時代農民的不易。

即便有著外來的良種,嘉明帝在世時也多番改革稅制,有些到現在仍在沿用,但每年餓死的百姓,丟掉的嬰兒依舊不計其數。整日勞作不息,一場天災下來依舊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想到四年前那場幹旱,雖然只持續了不過半年,但他已經陸續見過好幾次村子裏賣女兒的場景,想到那些個小姑娘撕心裂肺的哭聲,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這種時候連一些德高望重的族老們都不會說什麽,畢竟連生存都是問題了,臉面又算的了什麽?

一向厲害潑辣的二姐嚇得一整天都沒出過聲,之後幾個月有什麽活都搶著做,像是生怕沒有用會被賣掉似的。他娘看在眼裏,也只是嘆了口氣,卻沒說安慰的話。眼神裏的復雜看的他當時一陣心驚。而大嫂更是緊緊的抱著巧姐兒,勒到巧姐兒直哭才微微松手。

猶記得當時村裏有個一袋糧食換來的童養媳,在路上被一群子二流子逮住給調笑了幾句,便有人起哄說給她未來的丈夫聽了,說實話至今他都不敢相信,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能狠毒至此,據說那姑娘活活被打掉了半條命去。

仿佛那不是他未來的妻子,而是一頭牛馬。不過若真是牛馬,肯定愛護的很,誰讓這年頭牛馬都比人值來的錢呢!

就這樣還有幾位不怕事大的婦人們在那裏起哄到“哎呀,大嬸子,要我說你們對那丫頭就是太好了,縱的她什麽樣子,就得好好教訓一頓,她都到年齡了,你們家狗娃可還小呢,要不好好管教,誰知道野成個什麽樣子?”

“是呀,大嬸你就是心太軟,這買回來的還真當是正經兒媳婦了。”

他雖非悲天憫人之輩,但也不是鐵石心腸之人,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若有一日 ,他能真的科舉有成,不求高官與厚祿,只求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也能在為在這片土地上掙紮求存的人做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