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拆寺毀廟吃大戶(上)(第2/2頁)

但這一切建築,即使全部加起來,其份量也還遠遠不如位於文殊菩薩殿後方,一座闊與深皆只不過三丈方圓,高亦只有丈半的小小殿宇。在陽光照耀之下,只見這座和其他大殿相比,顯得無比袖珍的小殿通體黃芒閃爍,顯得十分特別。只因為這座殿宇的建築材料不是木頭和磚石,而是銅!純銅!

眾所周知,在紙鈔發明之前,歷朝歷代,都用銅來制造鑄錢,以供老百姓使用。所以銅就是錢,比黃金和白銀還要更加有價值得多。凈念禪院這座銅殿,雖然只有三丈方圓,丈許高低,而且也並非實心,但所需要用到的銅,至少也不下十幾噸之多。全部鑄造成銅錢,那究竟能有多少?不知道,根本沒法算。

這還只是銅殿本身的價值。關鍵在於,有了這麽多的銅,你未必就能建造得起一座殿宇。那需要有真正的能工巧匠,方才能夠辦得到。而這些高手匠人的心血價值多少?那更加沒辦法算得清楚。所以,說這座銅殿是無價之寶,當真一點也不為過。亦正因為如此,這座銅殿在凈念禪院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基本上,它就是整座禪院的核心,其他所有建築,都是圍繞著它而建立的,呈現出一派眾星拱月的姿態。

不但如此,銅殿之前,更有一片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的平台廣場。廣場正中處供奉了一尊騎在金毛獅背,高達兩丈許的文殊菩薩銅像。旁邊則是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白石平台四方邊沿處,更有五百羅漢像,全部也是銅鑄。再貼上金箔裝飾。

眾所周知,文殊菩薩乃釋迦牟尼佛之脅侍菩薩,與普賢菩薩並列。正常來說,該是釋迦佛在正中,文殊普賢兩菩薩分列左右才對。但現在卻變成了以三世佛陪祭文殊菩薩。如此安置,委實大異尋常。說得不好聽一些,根本就是顛三倒四,不知所謂到了極點。

不用說其他金銀之類的浮財。單單這座銅殿,再加上這幾百尊銅像,已經是筆難以想象的巨額財富了。洛陽首富榮鳳祥?撇除他那些生意暫且不論,只講能夠立刻拿得出來的現金,說實話,他那副身家還真未必比得上凈念禪院呢。

看見這些東西,就明白歷史上為什麽有這麽多皇帝,前赴後繼地鬧著要滅佛了。說是滅佛,其實說搶錢更正確一些。連年戰亂,人口流失,賦稅減少,國庫空虛。雖說是皇帝,可也照樣窮得叮當響了。這種情況下怎麽辦?當然要吃大戶啦。誰是大戶就吃誰,那個有錢就搶誰,還有什麽可說的麽?正常得很。和佛不佛什麽的根本沒關系。

陳勝家裏祖輩都是信佛的,自己也一身佛門武功,和當世四大聖僧的關系更是良好。但陳勝對於這些耗費巨額財富建造起來的寺院,照樣半點好感都沒有。想當年,釋迦牟尼弘道傳法,身上只穿著簡單的麻布袈裟,赤足行走,乞食為生,一切皆以簡樸為尚,哪裏有如此奢侈的?如此奢華作風,根本已經背離了佛祖的教誨,不折不扣,就是第六天魔王波旬的作風。

也因為這個緣故,陳勝對於滅佛這回事,也是分兩面看的。殺害僧人,焚毀經書,這些固然不該。但拆毀寺院,沒收寺院所屬田地,陳勝則舉雙手贊成。佛家本應看破紅塵,整天沉溺在金銀錢財之中,整日價錦衣玉食,那還怎麽個看破紅塵法?故此對於這種假和尚假尼姑,陳勝從來都毫無好感,相反更存蔑視。而今天陳勝帶人到這裏來,就只為了做一件事:拆!

中原腹心重地,飽受戰火蹂躪,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滅掉王世充之後,瓦崗軍接手管治這大片地方,當然首先以疏解民困為先。故此陳勝以自己陳王、上柱國、兼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的名義,頒發了善政令,免除了當地賦稅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