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天策上將鬥瓦崗(下)

李世民此人,在歷史上開創了貞觀之治,又滅了東突厥,被稱為天可汗。無論文治武功,都極有可觀之處。但千萬不要忘記,之所以有貞觀之治,全因為玄武門之變而來。殺兄弟,囚老父,逼宮得位,霸占兄嫂。李世民的行事手段,絕對稱得上“心狠手辣”四字。所以,當陳勝的存在已經嚴重損害李世民利益之時,則這位未來的唐太宗,肯定會用盡一切自己能夠動用的力量,來鏟除威脅。

不。不僅僅是對付陳勝而已。因為陳勝並非一個人,而屬於瓦崗軍勢力的代表。李世民志在天下,意圖統一宇內。瓦崗軍遲早都是李閥要消滅的目標。恰好,現在於洛陽城內,除去陳勝之外,更有秦瓊、程咬金、尚青山、夏玉山、唐國仁、唐國義、金城、牛蓋等瓦崗軍的重要頭領。只要能夠把這些人全部一網打盡,日後再要對付元氣大損的瓦崗軍,那就容易得多了。

李世民原本和王世充協議合作,共同對付陳勝。而日子則定在臘月十八。但王世充近來的所作所為大異往常。只要是明眼人,都絕對看得出這是山雨欲來的前兆。而動手的日子,則只可能是在臘月十八的皇宮宴會。故此幾乎所有人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特殊日子之上。相對說來,在正日前夕,警惕心相對就會顯得比較松懈。對於有心人來說,正好乘虛而入。

在歷史上,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就是這樣。當時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派已經占據了十足優勢,自信勝券在握。只要再按照原定計劃入宮向李淵告上最後一狀,就能讓李世民萬劫不復。但李世民偏偏不按規矩行事,搶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告狀之前,率先發動玄武門之變,導致李建成和李元吉為之措手不及,終於一敗塗地,既失去了江山,更失去了性命。

在如今這個時空之中,李閥目前僅僅只占據了關中和太原兩處。還處於打天下的階段。所以李建成的太子一派和李世民的秦王一派雖有矛盾,還未激化,玄武門之變當然還是沒有影子的事。但李世民作為一個人,性格和智慧都已經成熟,會使出和玄武門之變近似的手段來對付陳勝,根本就屬於理所當然之事。

洛陽畢竟不是李閥的地盤。所以李世民做事始終有所顧忌。但以他手段之慎密,一旦發動,定然雙管齊下,務求以雷霆萬鈞之勢狠狠打擊和消滅敵人。在請動墩欲谷和趙德言兩大高手前來對付陳勝的同時,李世民必定會調動另一批力量,向新中橋口處的大元帥府下手。

雖然已經可以推測得到李世民將會有所行動,但實際上他動用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這一點陳勝根本不可能知道。回想起來,陳勝身邊,只有跋鋒寒算得上是真正高手。但現在當然無法指望得上他了。

程咬金和秦瓊等瓦崗頭領,縱橫沙場,十蕩十決,屬於一等一的猛將。可是江湖爭雄,他們的武功卻算不上第一流。雖然已經去請來侯希白和白清兒坐鎮,但這兩位都不是真正的自己人,如此危急關頭,叫陳勝如何可能放心得下?

事態緊急,縱使有真元舍利的冰魄寒氣在身,陳勝仍然感覺心焦如焚。西苑距離新中橋絕對不近,但在他全力施展之下,竟然只花了約莫半柱香的時間,已經把這段路程抹平。然而新中橋剛剛從地平線下跳起來映入眼簾,陳勝心中登時便為之一凜。只因為陣陣呐喊廝殺之聲,已經迫不及待地闖入自己耳內,肆無忌憚地宣揚著死亡的存在了。

大軍!屬於王世充麾下的大軍!密密麻麻,誰也數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只知道假如居高臨下舉目俯視,則東南西北,到處都是士兵,直把新中橋附近包圍了個水泄不通,杜絕了所有突圍逃生的可能。兩千精銳選鋒,則正前赴後繼,舍生忘死地全力攻打大元帥府。

陳勝這座大元帥府,原本是洛陽幫的總壇。也不知道上官龍是怎麽想的,居然把這座總壇建造得活像一座小型城堡,堅固非常。四周圍墻又厚又高,大門的堅固程度更和城門幾乎沒有差別。但無論上官龍初衷是什麽,這時候便正好便宜了瓦崗軍。依仗高墻厚門之利,哪怕王世充的士兵數量四倍於大元帥府之內的瓦崗軍,卻始終未能攻得上墻頭。更不用說撞破大門,長驅直入了。

既然沒法避實擊虛,那麽久只能持強硬幹,用人命去填了。王世充雖然本來想著在臘月十八時才動手,但現在勢成騎虎,也由不得他再打退堂鼓。當下王世充一咬牙,向麾下兩員大將楊公卿和郎奉下令,要他們再加緊進攻。戰況猶如在燒得滾沸的油鍋裏猛然潑進一瓢涼水,迅速進入白熱化。

區區半盞茶時間不到,上百名精銳選鋒,就在元帥府的高墻之前橫屍就地。瓦崗軍士兵雖然也有傷亡,但挫敗了對方這波猛烈攻勢之後,赫然士氣大振,防守得更加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