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節 兇手與受害者(第2/2頁)

米-171再次拔地而起,躍進機艙的林默看清了艙內的情形,顯然機艙內不止自己一名乘客,十一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正緊盯著自己。

林默的“龍將”戰術頭盔此刻已經摘了下來,依然穿著那套“龍將”戰術鎧甲,此趟前往法國的航空航天展覽,這套專屬裝備還是有必要帶的。

上級也沒有要求林默在切換任務前交回,畢竟在寒冷的西伯利亞,“竹蜻蜓”上面也沒有其他衣服可換,總不能把林默給凍死吧,而且這套“龍將”有身份鎖定功能,只有林默一個人才能夠使用。

看清他們身上的標志,林默心頭打了個突,不是冤家不聚頭,是一支標準的阿爾法作戰小隊。

林默敲過阿爾法狙擊手的悶棍,自然見過阿爾法的臂章,盾牌與劍的繡紋之前疊加著一個醒目的大寫字母A。

上級應該還沒把自己出賣吧,林默悄悄想著。

似乎是小隊隊長的一個老毛子沖著林默點了點頭,目光移向了機艙內的空位,林默微微一笑,同樣點點頭表示感謝,背著自己的行軍背囊,走過去坐下,綁上了安全帶。

前方駕駛艙內的駕駛員偶爾大聲嚷嚷幾句,機艙裏只剩下引擎的轟鳴聲,這支阿爾法特種作戰小隊似乎是剛剛執行完任務歸來,順道把林默給捎上了。

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即阿爾法小組)是在前蘇聯時期,根據克格勃主席尤裏·安德羅波夫的指示建立的,它的最初名稱是A小組,1991年以後又被為阿爾法小組,與“信號旗”和“格魯烏”齊名。

這是一支不敗特種部隊,在執行數百次任務中還從未失敗過,專門負責俄境內從事反恐活動,與“暗夜”是同行。

這次替中國特勤大隊收拾首尾,也正好在職責範圍之內,只不過當中發生了一點兒誰都沒有預料的事情。

引發這個意外的變數,此刻卻恰好跟著他們這支阿爾法小隊同坐一架直升機。

緣分哪!

林默坐在這些阿爾法特種戰士中間,一點也沒有受到這些殺意未消的戰士面無表情的冷冽氣質影響,寧神靜氣的坐等著直升機到站。

也許有語言不通的緣故,或是安全保密條例的限制,機艙內沒有人跟林默交談,除了最初所有人都盯著林默看了幾眼,待林默坐定後,甚至連個余光都未曾飄過來一個,仿佛機艙內從未多出一個人過。

不過林默偷眼卻瞧見有兩個阿爾法戰士似乎很眼熟,而且腦袋後面微微腫脹著,包著紗布,兩人都是空著手,只有腰間又插上了兩支手槍,看樣子是從戰友那裏勻過來的。

阿彌陀佛,上帝保護,真主賜神,龍神在上,千萬別讓他們發現是自己幹得好事。

林默也從未想過受害者也居然跟他同坐一架直升機,這兩個倒黴鬼甚至都沒有發覺兇手就在這裏。

待過了一個小時,米-171直升機在一個小型基地暫地停了下來,停機坪上有幾名軍人在接應。

直升機剛剛停穩,阿爾法小隊長率先站起身來,大聲說了幾句話,似乎是在指示部下,十名阿爾法戰士迅速背好自己的行裝和武器排隊下機。

老毛子在說什麽,林默完全聽不懂,英語他會,但俄語不懂,他依舊坐著沒動。

守著艙口監督著手下跳出機艙的阿爾法小隊長看到林默還坐著,哇啦哇啦喊了幾下,沖著林默招了招手,大概是讓林默也一起跟著來。

話雖然聽不懂,但是表情和手勢還是看得明白,之前國內上級的命令和陳海青的轉告,林默只要跟著那些俄羅斯軍人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動腦子,哪怕被拐到北極,也照樣跟著去。

是半路搭上一個乘客去蘇霍伊設計局,俄軍方自然不會給林默配個翻譯,也同樣把林默當成自己國家的一名軍人來看待了。

軍人就按照軍人的規矩辦。

雖然語言不通,可是卻有一樣是通的,手語。

簡單的交流卻可以通過特種作戰手勢可以看明白。

林默背著自己的行囊就這麽跟著那名阿爾法小隊長身後,和這支小隊一起走向了這個基地的建築群。

這個軍事基地並不是這支阿爾法小隊的最終目的地,他們只不過是中途休整,補充一下燃料和吃一頓中飯,休息片刻就繼續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