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2(第3/8頁)

六月三十日,西提爾倫軍內再次發生了兵變。一切都如阮浩和李天擇等人的預料,拉涅利元帥順利的解除了幾位方面艦隊指揮官的權利。並與當日選擇一偏僻航線,開始全力西返。而盡管楚天勉力堵截,但由於在實力上,始終無法形成絕對的壓倒性優勢。最終攔截到的,只有西提爾倫軍近二十五萬艘的斷後艦隊。之後雖然迅速在後尾隨,卻一直都沒能成功抓住西提爾倫軍的尾巴,只能以高速艦隊和怒濤騎士團,零敲碎打的殲滅一些戰艦,然後眼看著敵軍遁入到其國內。

而至此戰之後,東托利亞的戰局再無余波。西提爾倫王國盡管仍舊堅持著,不肯坐到談判桌上,但也對他們構不成威脅。

——此時的西提爾倫,已經完成了進一步的動員,三十萬貴族艦隊已經征集。新生產的戰艦,也有二十五萬艘,開始裝備部隊。但在數量上,對楚漢王國軍已經無法形成絕對優勢。加上在東托利亞境內的戰報,其國內正醞釀著新一輪的政治風暴,實在是無力對楚漢軍打動新一輪的攻擊。

有鑒於此,楚天開始逐漸將艦隊群以及怒濤騎士團的指揮權,全部轉交到阮浩手中。這次的東托利亞戰,盡管自他而始,但楚天卻希望,這收尾的幾個階段,由阮浩來完成。在他的想法中,是準備令自己的老師,在此戰當中積累足夠的功勛,然後真正在楚漢軍內站穩腳跟。

而就在指揮權徹底轉交完成的當日,楚天就迫不及待的,帶領著自己的近衛艦隊以及部分護航艦,準備返回海王要塞。在那裏,他深愛的妻子們,都在焦切地等待——

編年史

銀河紀三七一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楚天在海王要塞稱帝,並為其長子取名為楚雲。

銀河紀三七一二年十月十日,楚漢軍攻占阿迪格星域,對西提爾倫王國形成上下夾擊之勢。

銀河紀三七一二年十月十四日,楚漢與西提爾倫王國簽訂停戰協約,約定兩國五年內不得再起任何戰端,並將阿迪格星域設為不設防星域,限定羅夫諾星域王國軍戰艦不得超出五十萬艘。

銀河紀三七一三年四月,伊迪率領四十五萬艘戰艦,正式進入阿瑟西比星域,開始對阿列克聯邦施加壓力。

銀河紀三七一四年三月,楚天娶林樂霞。並與林漢簽訂《成奕·傑羅瓦密約》。

銀河紀三七一五年,楚漢帝國正規戰艦總數八十五萬艘,地方戰艦總數一百四十萬艘,貴族私軍戰艦七十三萬艘。年戰艦生產能力達到七十萬艘。

銀河紀三七一五年十一月,托利亞西部三強國,糾合托利亞諸國聯軍五百二十個整編艦隊進犯楚漢,意圖收復東托利亞。早已有所準備的楚天率一百二十五萬戰艦,於阿奇揚星域迎敵。

銀河紀三七一五年十二月三日,阿奇揚會戰爆發。歷經二日鏖戰,楚天最終依靠尉遲丹暫時領銜的怒濤騎士團,在擊沉敵右翼旗艦之後造成的托利亞聯軍短暫混亂,以十七萬戰艦的損失為代價,徹底擊破托利亞聯軍。此役雙方死亡人數高達七點三億,西東托利亞一方被擊沉戰艦七十九萬艘,被俘六十二萬艘,幾乎全軍覆沒。東托利亞僅余之三星域,亦淪入楚漢王國之手。

銀河紀三七一五年十二月六日,短暫休整之後,楚天率軍迅速北上,再次重創南犯之西提爾倫王國軍。此役雖擊沉敵艦高達五十九萬艘,令西提爾倫損傷部分元氣,但也促成上次權爭失敗的拉涅利元帥強勢復出之契機。

銀河紀三七一六年七月,經歷半年修養之後,楚天再次率軍出擊,攻入東美利堅星域內,當地世家望風景從。新田納西、阿特隆、新弗吉尼亞、新北卡羅來納和卡瑟爾五星域,全數落入楚漢王國之手。

銀河紀三七一六年九月四日,楚漢帝國軍與阿列克聯邦會戰於阿瑟西比星域,楚天與鐵壁首次交手,雙方攻防歷經三十余日。最終以楚漢軍策反在聯邦內倍受排擠的阿瑟西比財團,迫使伊馮不得不率軍退出阿瑟西比星域而告終。此戰阿列克聯邦戰損戰艦三十四萬艘,王國軍戰損十八萬艘。戰後阿瑟西比財團控制的克萊門重工,與薛氏,李氏、皇家財團共同成為楚漢四大軍火提供商之一。得以共享夢幻零系列戰艦核心金屬配方,並以本身技術,對零系列戰艦加以改良。而得益於阿瑟西比財團的實力,王國軍年艦船生產量增長至一百四十萬艘,初步進入強國之列。

銀河紀三七一六年十月七日,伊迪所轄方面艦隊攻擊雅特裏克星域。初時遭遇挫折,與特蘭格雛獅米諾斯·馮·格裏芬連續三次交戰,都以微小敗勢而被迫撤退。直至六個月後的第四次艦隊戰,才成功突入雅特裏克星域。崔林陣斬喬特弗裏德,並與當日突破宗師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