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大劇場

孫馳勇不是嶽飛。當嶽飛掌管全國的兵力遭到後方猜忌的時候,在面對十二道金牌的壓力後,最終返回了。後世曾有一些人曾闡述殺嶽飛的原因,什麽有野心,迎回二帝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有可能成為曹操啊。然而這些都是猜測,因為嶽飛沒有做,最後是莫須有。

嶽飛死了,沒有犯任何過錯的死了。任何猜測都是猜測,然而集中在嶽飛身上的目光再多,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秦檜是王八蛋的事實。秦檜在戰爭期間殺到己方的一位支柱將軍,殺的不僅僅是一個愛國將領,而是破壞了一個規則,大宋一百七十年不擅殺大臣的規則。

皇權階段,一個帝國是否穩定,太子之位是否牢固很重要,一般輕易不撤換太子。而現代國家階段,一個國家未來是否長治久安,一國憲法很重要,確定憲法能讓一個國家盡量的遠離內亂。相傳趙匡胤立下的三條祖訓,讓宋這個得國不正的王朝,隱隱受到類似憲法的約束。所以宋王朝相對於五代十國那些短命王朝來說。非常長壽。也正是皇帝維持了這樣的政治規則,才會出現包拯這個敢把吐沫濺到皇帝身上的異類。當然也正是這樣的寬容,帝國的基石——士族同意這個王朝維持。

秦檜破壞的就是對武將無罪不得擅殺規則,因為怎麽看,戰功赫赫的嶽飛都沒有要殺的罪名,而且,嶽飛還奉命返回了,不帶任何兵力返回帝國,剛剛表明了自己對帝國忠心,就被幹掉了。這是當時政治規則不可容忍的。如果皇帝可以擅殺大臣,這還了得?所以皇帝的臉必須打,秦檜必須死,死後還必須跪在嶽飛墓面前,載入史書遺臭萬年,警示後人,破壞規則的下場。整個宋朝敗家丞相很多,沒那個這麽臭過。如果說南宋皇帝要保秦檜,南宋恐怕就沒有國祚了。

現在周天合盟的一項政治規則被破壞,孫馳勇沒有任何帶兵起義的打算,孫馳勇,可沒有想在這個世界裂土稱王的打算,只是想更好的將整個周天合盟的軌道引入自己的預計。

這也是因為周天合盟的特點決定的。如果說周天合盟是德國那樣的國家,孫馳勇的選擇就是軍事政變,驅逐議會,然後做元首了。至於東方大地要這麽做?是不可能的,民國時期,奉系,直系,皖系軍閥都這麽玩過至於後果?歷史解答一切。

因為意大利,德國的核心區域,就那麽大,控制了首都控制了議會,一百公裏的首都影響輻射範圍內通過廣播就足以傳達有力的震懾。這一百公裏範圍掌握傳媒的組織最強。哪個區域不服,敢跳出來,一只百人的騎兵隊伍瞬間鎮壓,反對勢力串聯的機會都沒有,就默認了政變者的權利。

至於地域寬廣的國家,你控制了議會,剛剛傳達了組織新政府的消息,地方政府唱反調,你需要跨越漫長的火車線路,才能將威懾送達,而在送達的路途中,是否有反對其他勢力阻擾也是個未知數。還有,在送達過程中,地方上已經有足夠的時間統一思想組織起來力量,這可就不是一只騎兵隊上門捉拿的事情了。

周天合盟就是這樣的。孫馳勇現在坐擁整個周天合盟三大洲百分之七十的軍事力量。海洋上超過三分之一軍艦的控制權。但是孫馳勇從未想過靠著軍事政變徹底控制。周天合盟,因為現在的周天合盟經不起內戰。

所以不能動手,就只能靠著政治手腕來解決。也就是這樣,任迪才能看到周天合盟上演的精彩戲碼。

周天合盟內在襲擊發生後。周天合盟一幫元老首先表達了遺憾,然後一群人跑出先聲奪人的表達質疑,引發了對將領逝去心中憤怒無處發泄年輕人的附和,在這些人的引導下開始了極大的聲討浪潮。

隨著浪潮不斷發酵,當那群最先跑出來質疑的人,成功把握住反對的大勢後,將反對的浪潮維系在自己身上時,反轉開始了。

飛機失事的十天後,正當質疑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的時候。首先證據顯示為襲擊的作戰飛機在南美戰場服役過。然後就是風頭正勁的對事件質疑者被查出收取了大量的賄賂。

雖然任迪是演變軍官,但是任迪的征召兵並不在周天合盟裏面,對具體情況不了解,現在發生的一切,也讓任迪覺得視聽被逆轉了。周天合盟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兩天合盟內部也傳來了各種訊息讓任迪表態。但是任迪沒有做,因為任迪隱隱覺得這似乎很熟悉。看著合盟內部那些憤怒的年輕人感覺到莫名的熟悉。

明明自己表達的是真心的是正確的,但是莫名其妙的自己所堅持的就由紅變成了黑。明明自己應該是多數,但是就是無法發聲,即使有機會說話,也必須小心翼翼。明明有些惡開始光明正大,卻不能鮮明的批判。因為反對這些惡,你就變成了不理智。變成了年輕沖動。似乎只有氣定神閑的將這一份惡心咽下去,才能稱得上是“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