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第三節(第3/7頁)

  反對光速飛船的力量主要來自公眾和政界,而支持者則大部分來自科學界。星環城成為向往光速宇宙飛行的科學家心中的聖地,吸引了大批優秀的學者,即使聯邦體制內的科學家,明裏暗裏也與星環集團有著大量的合作,這使得星環集團在基礎研究的許多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太空艇離開線圈繼續飛行,星環城已經近在眼前。這座太空城采用少見的輪輻形結構,城市像一個在太空中旋轉的大輪子。這種構型結構強度高,但內部空間不夠開闊,缺少“世界感”。有評論說.星環城不需要世界感,對於這裏的人來說.他們的世界是整個星空。

  太空艇從巨輪的軸心進入,要通過一條長達八千米的輻條才能進人城市,這是輪輻構型的太空城最不方便的地方。程心想起了六十多年前在地球的太空電梯終端站的經歷,想起了那個像舊火車站一樣的終端大廳。但這裏給她的感覺完全不同,星環城的規模是終端站的十多倍.內部很寬闊.也沒有那種陳舊感。

  在輻條通道中的升降梯上,重力漸漸出現,當達到I個G時,他們進入了城市。這座太空科學城由三部分構成:星環科學院、星環工程院和環日加速器控制中心。城市實際上是一條長達三十多千米的環形大隧道確實沒有整體中空構型的太空城那種廣闊的空間感,但也並不覺得狹窄。

  城市裏看不到機動車,人們都騎著自行車出行,路邊停放著許多自行車供人們取用。但是,前來接程心和曹彬的是一輛很小的敞篷機動車。

  由於大環中的重力只有一個方向,所以城市只能建在環的一側,另側則成為天空,投射著藍天白雲的全息影像,這多少彌補了一些“世界感”

  的不足。有一群鳥鳴叫著飛過,程心注意到它們不是影像,是真的。在這裏,程心感覺到一種在其他太空城中沒有的舒適感。這裏的植被很豐富,到處是樹木和草坪,建築都不高。科學院的建築都是白色的,工程院是藍色的,但風格各異,這些精致的小樓半掩在綠樹叢中,使她有一種回到大學校園的感覺。程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地方,像是古代雅典一個神廟的廢墟,在一個石塊築成的平台上,有幾根斷裂後長短不一的古希臘風格的大石柱,石柱上爬滿了青藤,石柱中間有一座噴泉,在陽光下嘩嘩地噴出清亮的水柱。有幾個衣著休閑的男女或靠在石柱上,或躺在噴泉旁邊的草坪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似乎忘記了這座城市處於聯邦艦隊的包圍中。

  在廢墟旁邊的草坪中,有幾座雕塑,程心的目光突然被其中一個吸引住了,那是一把長劍,被一只套著盔甲的手握著,正從水中撈起一個星星組成的環,水不停地從星環上滴下去。程心的記憶深處對這個形象有些印象,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她在車上一直注視著那座雕塑消失。

  車在一幢藍色的建築旁停下,這是一個實駿室,標有“工程院基礎技術021”的字樣。就在實驗室門前的草坪上,程心見到了維德和畢雲峰。

  維德自接管星環集團後從未冬眠,現在已經一百一十歲。他的頭發和胡須仍剃得很短,全都是雪自的了。他不拄拐杖,步伐穩健,但背有點駝,一只袖管仍然空著。在與他目光相對的一刹那,程心明白這人仍然沒有被時光擊敗,他身上核心的東西沒有被時問奪走,反而更凸顯了.就像冰雪消融後露出的巖石。

  畢雲蜂的年齡應該比維德小許多,但看上去更老些,他看到程心時很興奮,似乎急著對她展示什麽。

  “你好,小女孩兒,我說過這時你仍年輕,我的歲數已經是你的三倍了。”維德說.他對程心露出的微笑仍然遠不能令她感到溫暖,但已沒有那種冰水似的寒意了。

  面對兩個老者,程心感慨萬千。他們為了共同的理想奮鬥了六十多年.現在已經走到人生的盡頭;而她自己,從威攝紀元第一次蘇醒後似乎歷盡滄桑.可是在非冬眠狀態下竟然只過了四年!她現在是三十三歲,在這個平均壽命達一百五十歲的時代還是少女的年齡。

  程心向兩人致以問候,然後大家都沒再說話。維德領著程心走進實驗室.畢雲峰和曹彬跟在後面。他們進人一間寬敞的大廳,一個很封閉的地方.沒有窗戶,嗅著空氣中那股熟悉的靜電味道,程心知道這裏是智子屏蔽室。六十多年過去了.人們仍不能確定智子是否離開了太陽系.也許永遠都不能確定。大廳中不久前一定布滿了儀器設備,但現在,所有的實驗設備都混亂地堆在墻邊.顯然是匆忙移開的.以便空出中央的場地。在大廳中央,孤零零地立著一台機器。周圍的擁擠混亂和中央的空曠顯示著一種難以掩飾的興奮感,就像一群尋寶的人,突然挖出了寶藏.於是把工具胡亂地扔到周圍,把寶藏小心翼翼地放到中央的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