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節(第2/2頁)

  綠眼鏡搖搖頭,“大爆炸我不懂,但你說的地球生命環境,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地球產生了生命,生命也在改變地球,現在的地球環境,其實是兩者互相作用的結果。”綠眼鏡想了想,抓過鼠標,“我們來模擬一個看看。”他從一個大屏幕上調出一個設定界面,那是一大堆令人頭暈目眩的參數窗口,但他把最上面一個選擇框中的鉤去掉,所有的窗口都變虛了,“我們把生命選項去掉,看看地球在沒有生命的狀態下演化到現在是什麽樣子,只能粗線條過一下,要不太費時間了。”

  楊冬從一個控制終端上看到主機開始全功率運行,巨型機都是電老虎,這時的耗電量相當於一個小縣城,但她沒有阻止綠眼鏡。

  大屏幕上出現了一顆剛剛形成的行星,表面處於紅熱狀態,像一塊剛從爐中取出的炭。時間以地質紀年流逝,行星漸漸冷卻,表面的色彩和紋路在連續地緩慢變化,看上去有一種催眠作用。幾分鐘後.屏幕上出現了一顆橙黃色的行星,提示模擬進程完成。

  “這是最粗略的運算,精確模擬要花一個月時間。”綠眼鏡說,同時移動鼠標,從太空向行星表面俯沖下去。視野掠過廣闊的沙漠,飛過一群形狀怪異的山峰,那些山像一根根巨大的柱子;接著又飛過深不見底的大裂谷和一個像是隕石坑的圓盆地。

  “這是哪兒?”楊冬迷惑地問。

  “地球啊。如果沒有生命,地球演化到現在,表面就是這個樣子。”

  “可是……海洋呢?”

  “沒有海洋,沒有河流,全是幹的。”

  “你是說,如果沒有生命,地球上連液態水都沒有了?”

  “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驚人。這當融是粗略的模擬,但至少讓你看到了生命對地球現在形態的影響有多大。”

  “可……”

  “你是不是以為,生命只是地球表面一層薄薄的、軟軟的、稀稀拉拉的、脆弱的東西?”

  “不是嗎?”

  “那你忽略了時間的力量。一隊螞蟻不停搬運米粒大小的石塊,給它們十億年,就能把泰山搬走。只要把時間拉得足夠長,生命比巖石和金屬都強壯得多,比颶風和火山更有力。”

  “可造山運動主要還是地質力量在起作用吧。”

  “不一定。生命也許不能造山,但能改變山脈的分布,比如有三座大山,植物在其中兩座上生長,沒有植物的那座山就會很快被風化夷平,這裏說的很快是一千萬年左右,在地質上真的不長。”‘“那海洋是怎麽消失的?”

  “這得看模擬過程的記錄,太麻煩,不過可以猜。植物、動物和細菌,都對形成現在這樣的大氣層產生過重要作用,如果沒有生命,現在的大氣成分會有很大不同,可能已經無法阻攔紫外線和太陽風,海洋會蒸發,地球大氣先是變成金星那樣的蒸籠,水汽從大氣層頂部向太空蒸發,幾十億年下來,地球就成幹的了。”

  楊冬不再說話,默默地看著那個幹涸的黃色世界。

  “所以,現在的地球,是生命為自己建的家園,與上帝沒什麽關系。”綠眼鏡對著著摒幕做出擁抱的姿勢,顯然對自己剛才的口才發揮滿意。

  以楊冬現在的精神狀態,她本來根本沒有心思談這些和看這些,但就在綠眼鏡去掉數學模型中的生命選項時,她的思想突然有了震撼的一閃念,現在,她終於問出了那個可怕的問題:

  “那宇宙呢?”

  “宇宙?宇宙怎麽了?”正在關閉模擬進程的綠眼鏡不解地問。

  “如果有一個像這樣的數學模型來模擬整個宇宙,像剛才那樣,在開始運行時把生命選項去掉,那結果中的宇宙看起來是什麽樣子?”

  “當然還是現在這樣子了,如果結果正確的話。我剛才說的生命對世界的改變僅限於地球,宇宙嘛,生命就是有也極稀少,對演化過程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楊冬想說什麽但終於沒說出來,於是再次同綠眼鏡告別,並努力向他露出一個感激的微笑。她來到大樓外面,仰望初現的星空。

  從媽媽電腦上的那些信息中可知,宇宙中的生命並不稀少,宇宙是很擁擠的。

  那麽,宇宙現在已經被生命改變了多少,這種改變已到了什麽層次和深度?

  後一個問題尤其令楊冬恐懼。

  她知道已經救不了自己,就停止了思考,努力把思想變成黑色的虛空,但仍有一個最後的問題頑固地留在潛意識中: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