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支援前線(第2/3頁)

當年第一次遠征軍失敗,史迪威的指揮也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背鍋的,史迪威作為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最終只帶著100多逃回了中國,他也算是一個戰敗的將軍,對於史迪威來說,反攻緬甸不僅僅是要打通滇緬公路,讓盟軍取得戰略上的優勢,更是挽回顏面的一場戰役。

史迪威又指了指不遠處另外一個英國人,接著說道:“那個就是英國野戰元帥韋維爾,本來談判各方已經比較傾向於反攻緬甸了,就是因為他的一份報告,讓我們無法達成共識。”

“什麽報告?”陳強開口問道。

“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而韋維爾曾經擔任過英軍駐紮緬甸的軍事長官,他對於緬甸的氣候和地形非常了解,他所提出的報告內容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緬甸的叢林對於現代武器有著極大的限制;二是當地的季風帶來的降雨會對進攻時間產生限制;第三就是由於緬甸的地形過於復雜,所以海軍支援很有限,如果貿然進攻的話會產生很大的傷亡,因此進攻緬甸的事情應該放在一般。”史迪威將軍緩緩解釋道。

韋維爾作為英軍的野戰元帥,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在緬甸待過很多年,所說的也算是事實。

緬甸到處是熱帶雨林,在大片的熱帶雨林當中,二戰時期的那些步槍並不比弓箭厲害多少。更何況弓箭還沒有聲音,不會暴露位置,打遊擊戰還更好用。這種熱帶雨林的戰場,熱武器的效果被降到了最低。想象一下未來的越南戰爭就知道,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最終還是敵不過越南的遊擊戰,就知道在熱帶雨林的環境下,熱武器被削弱的有多麽嚴重了。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常年在20攝氏度以上,而對於軍事行動來說,氣溫並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降雨。緬甸沒有什麽現代交通設施,行進打仗全靠士兵的雙腿,補給也只能靠牲畜來拉,一旦發生降雨的話,交通受到阻礙,進攻會受阻,後勤補給也運送不上來。要知道打仗這種事情,本就是兵貴神速,相差幾個小時可能都會扭轉戰局。就比如滑鐵盧戰役中,格魯希元帥如果肯早一點支援滑鐵盧的話,拿破侖就不會失敗,世界也會一次而改變。

緬甸的地形也比較復雜,北部是高山,西部是丘陵,東部是高原,中部和南部的地形相對平坦一些。可偏偏西部丘陵正對著的是孟加拉灣,海軍的炮彈再厲害,也不可能越過高山丘陵去支援陸軍吧!

對於當時的中國軍隊來說,壓根就不知道什麽是海軍支援,反正中國也沒啥海軍。但是對於美軍則不同,美軍是很依賴海軍的炮火支援的。

二戰時期美軍打仗素來是火炮開路,能用大口徑艦炮的絕對不用陸跑,能用加農炮榴彈炮的絕對不用迫擊炮,開戰之前先用大炮轟上幾遍,然後陸軍再過去。未來有一部《血戰鋼鋸嶺》的電影,裏面就有形象的描述,美軍在進攻鋼鋸嶺之前,就先用艦炮把鋼鋸嶺犁了個便,然後陸軍再上去,結果發現還有大量日軍活著,然後退下來再用艦炮把鋼鋸嶺犁一編,這就是美軍的作戰模式。即便是未來現代戰爭中的美軍也差不多,先用導彈犁地,再用轟炸機犁地,最後才派陸軍登場,甚至很多時候美軍並不直接派陸軍,而只是送上幾波轟炸。

無論是雨林也好、氣候也罷,又或者是復雜地形阻擋了海軍支援,這對於中國遠征軍來說都不是問題,中國軍人完全可以克服這些,但是對於美國人來說,先進武器發揮不出作用、補給運送不上來、沒有海軍的炮火支援,這仗還怎麽打?於是乎當英國野戰元帥韋維爾遞交上報告之後,瞬間獲得了很多的支持,原本一些支持反攻緬甸的人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陳強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他開口說道:“史迪威將軍,我認為你們不應該以看待美軍的眼光,看待我們中國的軍隊,我們中國軍人已經習慣了在惡劣的條件下進行戰鬥,我們不需要巧克力或者可口可樂那樣的後勤補給,我們也不需要艦炮的支援,只要跟我們武器彈藥,我們就可以跟侵略者拼命!”

“你說的對,中國軍人的戰鬥意志的確讓我感到吃驚。我見過很多中國的軍人,他們的武器裝備甚至還不如美國的民兵,但是他們的勇敢卻讓我感到欽佩。也正因為如此,我希望可以盡快的重新打通滇緬公路,讓更多的物資可以運送到中國。只是依靠駝峰航線的話,運量實在是太有限了,根本無法滿足中國軍隊的需求。”史迪威開口答道。

“而且飛躍駝峰航線還犧牲了很多優秀的飛行員。”陳強頗為惋惜的輕嘆一口氣。

“是啊,一旦滇緬公路重新打開,我們的飛行員,還有我們的運輸機,就沒有必要冒著那麽大的風險,飛躍那麽危險的航線。”史迪威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等到滇緬公路重新開通以後,大批的物資就可以重新運送到中國,我希望可以美國的援助,可以武裝到每一個中國的軍人,讓他們可以走上對抗日軍的戰場,特別是一些極其缺少裝備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