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3/5頁)

臨近出發之前,德國駐上海領事館還專門為中國奧運代表團舉辦了一場歡送會,歡送會上專門播放了德國拍攝的奧運會宣傳片,以便運動員能夠對柏林奧運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6月26日,中國奧運代表團登上了前往威尼斯的客輪。

從上海到威尼斯要歷時25天,跟去美國花費的時間差不多,這主要是因為途中要停靠的港口比較多,比如香港、新加坡、孟買等重要城市,都需要進行停船。

這次代表團的總幹事依舊是沈嗣良,他在登船的第二天便召開了一次全體談話會,並且為運動員制定了一套作息時間表。

運動員每天六點半就要起床洗漱,七點到七點半,在甲板做早操,然後進行早餐,早餐後是訓練時間,一直到中午十一點,舉行集體學習,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些西方禮儀、參賽須知以及國外體育發展的一些知識。

集體學習到十二點,然後是午餐時間,午餐後進行一個小時的休息,下午兩點到五點學習德語,德語學習之後是晚餐時間,晚餐後還有遊藝會、象棋比賽等活動。

可惜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多運動員不適應遠洋航行,出現了暈船的症狀,只能待在船艙裏難受,什麽活動也參加不了。

……

上午正常訓練時間,陳強卻在船上漫無目的地瞎逛。

船上空間有限,大多數運動員所從事的比賽項目,都不適合在船上進行訓練。所以他們只能在健身房裏擼鐵。

陳強對擼鐵沒有多大的興致,於是便離開了健身房,作為田徑隊主教練的馬約翰教授也沒有阻止陳強,直接給了他自由活動的特權。

不知不覺的,陳強來到了最高層的甲板上,只見一大群人正圍在甲板四周,好不熱鬧。

陳強走進了一些才看到,原來是參加拳擊比賽的運動員正在對練。

跟其他體育項目不同,拳擊運動在船上也不會耽誤訓練,這甲板的面積不夠其他項目的運動員施展,但是讓兩位拳擊運動員對打卻是綽綽有余。

四位參加拳擊比賽的選手都是三十二軍的軍人,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王瑞蘭、靳貴第、靳桂和李夢華,他們的年紀都跟陳強一般大。

望著這四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陳強的眼眶卻不由得有些濕潤,他深吸一口氣,默默的退出了人群,然後一臉傷感的遠離了甲板。

因為陳強知道,這四位運動員最終的命運。

靳貴第在柏林奧運會上成功的晉級到了第二輪,是唯一能夠晉級到第二輪的亞洲拳擊手,也可以稱得上是當時的亞洲拳王。他在1937年10月的安陽保衛戰中,身上綁滿手榴彈跳上日軍坦克,壯烈殉國,年僅21歲。

王潤蘭在1937年8月的河北元氏戰役中,堅守陣地幾天幾夜負傷無法行動,最終拉響了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年僅24歲。

靳桂在1938年3月的台兒莊戰役中,與日軍反復爭奪陣地,以身殉國,年僅23歲。

李夢華是四人當中唯一一個活下來的,但也是參加了包括台兒莊戰役在內的諸多戰事。

……

中國代表團抵達威尼斯後,進行了短暫的休整,乘火車前往了柏林。抵達柏林時是7月23日,此時距離柏林奧運會開幕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而按照計劃,中國隊將於9月4日乘船貴國,也就是說中國隊的參賽選手會在柏林待一個多月的時間。

德國為了這次奧運會,專門修建了奧運村,是一大片整齊的白色木屋,兩人一間,不過只能允許男性運動員居住,女性運動員則被安排到了專門的女子宿舍。未來奧運村那種派對橫行套套亂飛的場景,在當時是不會出現的。

住宿安排妥善後,中國代表團又召開了會議,制定了在奧運村的《住宿規約》和《作息時間表》,要求每一位團圓遵守紀律,服從指導,按時休息和訓練。同時對於運動員的形象也做出了要求,比如服裝整潔,舉止大方等,同時還要注重旅途中所教授的西方禮儀。

德國為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準備了專門的訓練場所,包括籃球場、田徑場、遊泳池等,訓練場早晨五點便開放,一直到晚上六點結束,不過由於各國的參賽運動員都要進行訓練,所以人數比較多,因此訓練場只能分時間段來招待各個國家的運動員,而這也給了中國選手觀摩學習的機會。

中國的健兒們除了在規定時間急行訓練之外,常常成群結隊在一旁觀看其他國家的訓練,學習總結外國優秀選手的練習方法和先進技術,甚至有很多人為了觀看訓練而忘記了吃飯。

陳強對於訓練並不是很熱衷。他有訓練空間,所以並不缺乏訓練的場所和時間,而且在這種公眾訓練場上練習的話,也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技術特點,陳強可不希望,自己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被別人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