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鐵甲已不在(第2/4頁)

那麽,問題就來了……諸侯們在法理和名義上服從的護國公,現在可還是黎明騎士團的副團長呢。那這樣一來,團長帕恩豈不是成了他們老大的老大?

能在那時候願意起兵傾家蕩產對抗魔潮的貴族諸侯,當然不是那種“什麽?我高貴的XXXX居然要向一個無能失地者的後代低頭?”,“擁有XXX高貴血脈的吾輩,決不能容忍這樣的侮辱”的腦殘紈絝。深明大義大公無私不敢說,但多少都是有些血性還懂事理的主兒。可問題在於,出生失地騎士,當過傭兵,從最底層爬起來,見過了民間疾苦的帕恩,和鐘鳴鼎食的貴族門閥們注定不是同路人。

“黎明騎士就像是一道光。我們願意追隨他戰死。可是,作為一道光的他,太無私,太正直,太善良。若我們死在戰場上便也就罷了,可是,若能等到勝利呢?”當時的奧克蘭北境守護,斯托卡公爵曼森二世的話,似乎是很有代表性的。

這當然只是貴族們私下裏的言論,而實際的情況,大量奧克蘭貴族進入了黎明騎士團。他們出生名門,受過極好的武技、神學、禮儀和財務等等方面的完善教育,成為了黎明騎士團中另外一系,和原本大多平民出生的元老派們當然也是格格不入的。在這個時候,強求大家非要在一個桶裏面吃飯也是沒有意義的。

於是乎,經過了一次小範圍的內部討論。黎明騎士團“分裂”,當然,在正史上的用詞乃是重編重組,成為了黎明騎士團和聖羅蘭騎士團。前者包括了最早跟隨兩人的,傭兵和平民出生的一部分元老,對人間權位沒什麽興趣的長生種,以及對帕恩的個人魅力所傾倒的追隨者等等。團長依然是帕恩。後者則包括絕大多數的貴族子弟,甚至還包括了相當數量的平民元老們。

菲拉蒂爾對疾風是這樣解釋的:“人終究是會變的。就算是那些被帕恩的個人魅力和理想所傾倒的兄弟會時代元老們,這時候年紀也都不輕了。他們提劍行走於亂世,也總是會想要得一份封妻蔭子吧。帕恩是道黎明之光,他們願意追隨他戰鬥至死,可是,勝利之後的世界,帕恩將要何去何從呢?戰爭時候的英雄,在那個需要重新劃分秩序的時代,又將何去何從呢?他的追隨者又當如何自處?相比起來,克諾烏斯卻似乎要真實得多了。至少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勝利之後,克諾烏斯開國臨朝,他們也都成了新皇朝,與國同休的功臣了,是這樣吧?”疾風冷笑了一聲。

“這就是人性嘛。要不是我對人世的權位財富沒什麽興趣,說不定也是會追隨克諾烏斯的呢。”菲拉蒂爾的笑容似乎帶著一絲自嘲。

“所以,在這期間,那位紫衣宰相又扮演了不怎麽光彩的角色了吧?”

“他說服了一大批兄弟會時期元老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這也是促使帕恩和克諾烏斯最終決定解散兄弟會的最重要原因。”

“您的意思是,克諾烏斯最開始是不同意解散的?”

菲拉蒂爾嘆了口氣:“實際上,他比帕恩要憤怒多了。帕恩自己依然覺得,黎明騎士團只是大家理想所匯聚的地方,理想散了,羈絆當然也就散了,沒必要強求。可克諾烏斯卻覺得,他們做法是對整個團體的背叛,是對大家共同誓言的背叛,是對黎明騎士的背叛。他提起劍,沖進了塞奧多羅和一大批貴族將領和元老們聚會的場所,想要當場將塞奧多羅這個‘蠱惑人心的毒蛇’‘煉魔生出的雜碎’斬首祭旗!嗯,別懷疑,或者就是當時克諾烏斯的原話。在場數十名最強悍的騎士們都擋不住暴怒的克諾烏斯分毫,他一劍斬下了塞奧多羅的一只手,正準備再來一劍結果其性命的時候,卻是趕到的帕恩阻止了他。”

考慮到紫衣宰相塞奧多羅對克諾烏斯大帝的感情,他此時的心情應該是很值得琢磨的吧?反正便是疾風都微妙地感覺到了一絲唏噓。

“可是,克諾烏斯大帝明白,他需要借助奧克蘭諸侯的力量,那麽也就必須聆聽他們的聲音,滿足他們的訴求。當一個團體,一個組織,一個勢力或派系壯大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只靠理想其實是很難維系其繼續前進的。”

卡琳點了點頭:“克諾烏斯大帝其實非常明白這個道理,當然黎明騎士帕恩也明白。於是乎,他們便也都接受了黎明騎士團必須解體這個事實。或者說,當時,讓其解體反而是對各方都最好的選擇。以上的一切,都在他的筆記中有詳細地記載。”

卡琳說的筆記當然是那種宮廷內部版的。帝王心術這種東西,說白了也便是團結足夠多的力量,讓自己成為多數人的利益代言人。克諾烏斯確實是可以把這種心路歷程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上,但迪瑪希亞皇家的後人可就實在是不好拿給大多數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