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印地內戰(第2/3頁)

這一幕的出現,讓賽道上響起了一片的歡呼聲音,張一飛終於不是在賽道上“孤軍作戰”,普羅斯特車隊的支援力量終於來了。

現在的紅色法拉利,就好好迎接著,來自藍色普羅斯特的反擊吧!

“阿隆索沒有讓人失望,他終究承擔起了普羅斯特車手的責任。F1圍場並不是一個人的遊戲,而且需要一個團隊的勝利,當明白這一點之後,普羅斯特才真正有資格問鼎最高的榮耀!”

布倫德爾很認同阿隆索的抉擇,因為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下來,他很清楚F1的本質是什麽,那就是團隊!

哪怕就是強如舒馬赫,如果沒有巴裏切羅在背後的付出跟配合,他是達成不了如此輝煌的成就。

張一飛跟阿隆索這兩名普羅斯特車手,很多時候都是單打獨奏,可能靠著個人實力,在一些分站賽事中依然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但是在這種真正的生死局中,其他車隊都會毫不留情的聯手作戰,個人的劣勢將被無限的放大。

從阿隆索的反應速度能看出來,他這次很快就做出了配合飛的決定。這才叫真正的隊友,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普羅斯特團隊!

“沒錯,只有兩名普羅斯特車手合作起來,普羅斯特車隊才有立足巔峰的可能性。我很感謝阿隆索的付出,一飛也絕對不會讓幫助過他的人失望!”

李冰這個時候也是很激動的稱贊著阿隆索,他跟布倫德爾的心理狀態有著些許不同。

布倫德爾是站在F1歷史角度上看團結的問題,李冰是單純的站在張一飛角度,希望阿隆索能夠伸出援手,助理他成為世界總冠軍。

隨著阿隆索的加入戰局,之前已經有些岌岌可危的張一飛,瞬間穩定了自己的局勢。

確實在這條賽道上,單獨一個舒馬赫,已經很難再擊敗張一飛了!

前排局勢開始穩定,後排的格局終於出現了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威廉姆斯車隊的蒙托亞,在基米·萊科寧的助攻之下,找到機會超越了海利歐,來到了排名第五的位置!

其實這種超車畫面,理論上應該更早出現,只是海利歐的防禦動作太過於魚死網破,蒙托亞放棄了很多危險超車機會,所以才一直拖延到現在。

不過海利歐的落敗也是注定的,對於東海賽道上的掌控能力,他遠遠不如張一飛,就連1號組合彎的全曲線循跡制動都沒有掌握。

張一飛能咬牙擋住F1歷史最強組合的攻勢,海利歐卻擋不住蒙托亞跟基米·萊科寧這種臨時組合。

但是海利歐被超車之後,鬥志並沒有被徹底的擊潰,他依然緊咬住蒙托亞,想要找到反超回來的機會。另外就是蒙托亞,本身也做出了一些擋車動作,沒想著抓緊機會遠遠甩開。

畢竟他能超車成功,基米·萊科寧功不可沒,這些擋車動作,是對於芬蘭冰人的補償!

“收官之戰還真是精彩,除了能看到法拉利跟普羅斯特的紅藍對決,沒想到還能看到印地內戰,蒙托亞還真沒想過手下留情。”

索伯車隊CEO皮特·索伯,站在車隊維修站裏面,饒有興趣的說著後排的競爭。

畢竟索伯車隊已經早早的出局,現在皮特·索伯算是徹底的局外人,他反倒可以輕松的欣賞著這場收官之戰。

兩位從印地賽道上走出來的世界冠軍,不但沒有在賽道上聯手,卻上演了一幕“同門相殘”。而且蒙托亞還真是絲毫不手軟,哪怕超車過去了,還想著拉基米·萊科寧一把,這是打算在海利歐的棺材板上,再釘下一顆釘子嗎?

索伯經理比特·澤赫爾德,聽到老板的話也是笑了起來回道:“很正常,就按照海利歐在圍場內的傲慢表現,什麽時候又把蒙托亞當作自己人看了?”

“我估計他在F1圍場內的目標,一定有把蒙托亞踩在腳下,證明自己才是印地唯一王者這一條。”

澤赫爾德隨口一說,還真是說對了,海利歐在進入F1圍場的最初想法,除了證明印地車手的實力之外,還有就是把蒙托亞也給幹掉。

原因很簡單,一山不容二虎,印地賽車只能有一位王者,那就是我海利歐!

所以印地內戰的導火索,其實早就已經埋下了,蒙托亞現在的舉動,無非就是挑明了雙方之間的矛盾跟利益沖突。

很多時候,叛徒比敵人更加可惡!

賽程第十七圈、第十八圈、第十九圈……

圈數不斷的網上攀升,前排的阿隆索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徹底的牽制住巴裏切羅,不讓他給舒馬赫提供任何的幫助。

甚至阿隆索幾度兇猛攻勢,差點巴裏切羅都沒有防下來,險些被超車成功。如果不是巴裏切羅以防守見長,換做另外一個車手,是擋不住阿隆索在東海賽道上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