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最後的幫助(第2/4頁)

就如同他不能允許車手有短板一樣,科塞爾同樣也不能容忍自己合作的車手,是一個隊內競爭失敗的弱者!

兩年相處下來,科塞爾很欣賞跟認同張一飛,但卻不會因為這種私人情緒,放低對張一飛的任何要求。

“明天就是練習賽,現在我們跟阿萊西一起,把賽道數據重新梳理一遍。否則就以你們目前的模擬器圈速,是沒有資格登上摩納哥的領獎台,更別說掌控這顆賽道明珠。”

科塞爾說話非常的直接,他不是很滿意張一飛跟阿隆索的訓練圈速。

不過他也很清楚這條賽道的掌控難度,哪怕就是現在的舒馬赫,也是在職業生涯的第三年,塞納意外身亡之後,才接過了“摩納哥之王”的桂冠。

但是理解不意味著要接受,至少在科塞爾的眼中,沒有對失敗的理解跟原諒,想拿冠軍就不能有借口!

說完這句話之後,科塞爾打開了訓練室裏面的放映機,一張摩納哥賽道地形圖,出現在幕布上面。

這張地形圖記錄著每個彎道的走線、刹車點、甚至是档位跟理論完美速度。之前張一飛跟阿隆索,已經和策略組在這張賽道地形圖上面,討論過很多次走線問題。

但是理論歸理論,真正跑在賽道上面,就不是那麽一回事了。就單單拿換擋來說,摩納哥賽道平均換擋次數就高達三千次以上,如果爭奪激烈的話,能達到四千次的換擋頻率。

其他還有刹車、走線等等極限控制,誰又敢說自己在這些操作中,不犯一丁點失誤呢?

但矛盾點就在這裏,舒馬赫說過這條賽道,是一點錯誤都不能有的賽道。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讓車手撞上護欄發生事故,從而也導致摩納哥賽道完賽率低的驚人。

就連舒馬赫這種級別的車手,都如此的警慎,更別說張一飛跟阿隆索兩個人,從來都沒有跑過這條賽道。

F1五十來年的歷史中,也沒有發生過哪位新人,第一次跑摩納哥賽道,就能拿下杆位或者大獎賽冠軍的先例。

當然,歷史就是用來開創的,科塞爾從來都不信無法突破的記錄!

面對科塞爾的直言,張一飛跟阿隆索兩個人都沒有反駁,而是默默的聽著。張一飛就不用說了,他本身不是那種喜歡找借口的人。

阿隆索很喜歡BB,但是他也有一個特點,就是只BB賽車問題,對於自己操控跟技術上的弱點,阿隆索不會像個怨婦一樣怨天怨地,也能坦然接受。

看到這兩個人沒有說話,科塞爾朝著阿萊西點了點頭,然後站到了一旁。接下來就該由阿萊西去說,自己對摩納哥賽道的理解跟經驗。

“我相信你們兩個,對這些理論數據都很清楚,所以我就不多說了,現在主要說一些,理論數據上沒有的東西。”

說完這句話後,阿萊西首先指向了賽道起跑位置說道:“起跑區是一個右弧度加速路段,排在後面的車手,是看不到前面車輛的。如果一旦前車減速,後車會很容易發生連環相撞,所以1號彎要是沒搶到過彎路線,立馬放棄最佳走線躲避後車的撞擊。”

阿萊西從發車就開始說起,聽起來像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事,但是在真正的比賽中,很有可能決定這場比賽,會不會還沒有開始就結束。

摩納哥賽道發車後就是加速路段,速度能達到6档250km/h以上,如果沒有其他賽車阻擋,最快能接近300km/h,也是摩納哥賽道上最快的一段賽道。

但是因為右弧度的布局,後車稍微遠一點就看不到前車,如果車手在搶占過1號彎時候堵住了,那麽這種速度之下很有可能刹車不及時,於是發生連環的碰撞。

歷史上面這個右弧度發車直道,最高曾發生過10車相撞的場景,可能稱得上是“最貴起點”了。

“賽道5號急彎刹車可以輕點,因為那裏是上坡路段,踩重了速度就會過低。”

“第6號洛斯發卡彎,這是所有F1賽道裏面最慢的彎道,不能考慮什麽走線問題,必須要把方向盤打死,否則發現轉向不足再來修正,就會延緩過彎時間。”

“第10號直角彎,是緊接著11號直角彎,組成了Z字彎。中間這段直道雖然看似很短,但是盡量重油門加速,不要擔心11號彎減速問題,那個路段地面很粗糙,抓地力非常好能慢下來。”

……

阿萊西一點點把自己職業生涯十來年,在摩納哥賽道上摸索的經驗,傳授給張一飛以及阿隆索。

這裏面很多東西,都是數據無法體驗出來的,甚至賽車模擬器上,也感受不出來。難怪張一飛跟阿隆索兩個人,無論怎麽走線跑出來的圈速,始終要比賽道記錄慢上許多,就是因為模擬器很多第三方因素沒添加進來。

比如說坡度對速度影響、路面粗糙程度對刹車的效果等等,如果沒有這些經驗,那麽張一飛就只能親自在賽道上慢慢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