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友情建議(第2/2頁)

“關於這件事,NFL和NBA之中都傳得沸沸揚揚,每個人都有自己知道的版本。我從大本的口中知道了這個版本。也許可以作為參考。”

“2007年年初還是年中的時候,安德森前任公司接到了一個投資項目,那是一個關於度假村的房地產項目。我不知道你是否前往過邁阿密,離開邁阿密之後,佛羅裏達州其他地區的開發相對沒有那麽完善,許多古巴偷渡過來的移民就生活在那附近,所以那裏的地皮都非常便宜。當時就出現了商機,可以搭建一個度假村,投資金額約莫是一千萬美元左右。”

對於頂級度假村來說,一千萬美元的成本不算什麽,但如果是佛羅裏達州那些沒有開發的原始地區,三百萬到五百萬美元就可以搭建起一個初級度假村了,而持續加大投入則可以讓度假村變得更加奢華起來。

但陸恪卻知道了結局。

2008年房地產泡沫來了,金融危機制造了整個市場的崩盤,甚至影響到了全球範圍。

電影“大空頭”裏就詳細講述了這場房地產泡沫的由來,其中有四個不同群體提前預判到了金融危機,並且利用這場危機大賺一筆;而當時,那四個不同群體是如何判斷出來泡沫即將消失的呢?源頭就是邁阿密以及整個佛羅裏達州。

詳細過程解釋起來非常復雜,簡單來說就是佛羅裏達州的房地產出現了大量信用不良者卻能夠完成買房的異常情況,他們買房之後,卻無法支付房貸,然後就形成惡性循環。

安德森在2007年前後選擇投資度假村,這是一個糟糕透頂的決定。

這對於理財經理來說,可以說是專業層面的錯誤決定。

客觀來說,當時安德森才三十歲;而房地產泡沫席卷了整個美國,就連華爾街精英們都沒有察覺到,全部都不可幸免地淪為了炮灰,更不要說年輕稚嫩的安德森了。但一碼歸一碼,驟然聽到安德森在投資方面做出錯誤決定,任何聽眾也難免有所顧忌。

正當陸恪以為萊赫會為安德森做出辯護的時候,萊赫的下文卻稍稍出乎了意料。

“安德森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他召集了自己當時最信任的一批客戶——同時也是最信任的朋友。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投資。匹茲堡鋼人的安全衛特洛伊·波拉馬魯(Troy Polamalu)就是其中之一,大本意外情況下也得知了這個項目,投資了三十萬美元。”

“結果,項目失敗了。隨後傾軋而來的房地產泡沫讓他們的投資血本無歸。波拉馬魯足足投資了五百萬美元,卻全部都砸在了加勒比海岸線之上。那時候,波拉馬魯剛剛簽署了全新合約,他的平均年薪也才不過七百五十萬而已。”

沒有粉飾太平,那簡單樸素的話語卻透露出了一股悲壯和唏噓。

現在說來,不過是一連串數字而已,似乎根本就沒有什麽意義,但放置在當時的時間背景和社會局面之下,那種悲觀和絕望卻足以摧毀一個人的所有防線。

“波拉馬魯和安德森徹底鬧翻了,不共戴天之仇。”

如果故事到這裏為止,那麽陸恪顯然不會希望和安德森簽約。

對於陸恪來說,安德森就是一個陌生人,他唯一能夠得知的信息就是,安德森葬送了一個一千萬美元的項目,他可沒有那麽多身家讓安德森慢慢冒險、慢慢揮霍。

“在那之後,安德森依舊留在了之前的公司,依托在公司的名號之下潛心工作。一直到2012年的八月正式辭職,在辭職之前,安德森寄送了一張五百萬美元的支票給波拉馬魯,同時,大本也收到了一張三十萬美元的支票。不久之後,安德森就宣布自立門戶。”

結局收尾有些快速,但信息量卻格外龐大。

短短四年時間裏,安德森就把當年的損失全部賺回來了?這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那麽他為什麽還要離開之前的公司呢?在這背後是不是還有什麽不知道的環節,整個故事顯得非常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