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戰術意識(第2/2頁)

兩名角衛,賈巴裏·格裏爾(Jabari Greer)和特雷西·波特(Tracy Porter),前者是2004年落選新秀,職業生涯低開高走,上一場對陣雄獅的時候貢獻了一記抄截;後者是2008年二輪秀,最大的成就就是在2009年超級碗對決之中,抄截了佩頓·曼寧,並且完成了七十四碼回攻達陣。

兩名安全衛,馬爾科姆·詹金斯(Malcolm Jenkins)和羅曼·哈潑(Roman Harper),前者是2009年首輪秀,去年是職業巔峰,前後三周收獲國聯最佳防守球員稱號,本賽季狀態有所回落;後者是2006年二輪秀,過去兩年連續入選職業碗,是聖徒隊二線防守之中的領袖人物。

紙面實力來看,四名球員確實狀態出眾,從身高到體重再到風格,幾乎都保持了一致。

從積極角度來說,防守風格統一、輕盈靈巧,機動能力強,在區域防守之中往往能夠爆發出強大能量;但從消極角度來說,缺乏變化、缺乏深度、缺乏手段,應對繁復戰術時,往往容易失去先機,尤其是人盯人防守的錯位。

正是因為如此,整個常規賽之中,聖徒隊的傳球防守也只能位列聯盟第十一。

腦海之中,關於聖徒隊防守組的所有信息全部羅列出來,數據和風格、能力和狀態,在過去將近兩周的時間裏,一遍又一遍地觀看比賽錄像,反反復復地鉆研和討論,在正式比賽之中,全部都呈現了出來。

陸陸續續地,雙方球員離開了球場,卡羅爾·羅傑斯和唐特·維特勒兩個人一前一後地朝著陸恪走了過來,沒有多說什麽,僅僅只是擊打了一下手掌,仿佛接力一般,防守組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現在輪到進攻組了。

陸恪,正式登場!

……

由於剛才制造了掉球,舊金山進攻組即將在己方端區前沿的三碼線之上正式開始進攻。

上場之後,舊金山49人中規中矩地擺出了“二乘以二”的進攻陣型,左側是邁克爾·克拉布特裏和弗農·戴維斯,右側是泰德·吉恩和洛根·紐曼;然後陸恪站在了中鋒喬納森·古德溫的身後,馬庫斯·林奇落後四碼,擺出了一個傳統的沖球陣型。

眾所周知,端區前沿的進攻位置無比尷尬又無比危險,稍稍一個不注意,可能就丟掉安全分;再更加粗心一些,遭遇了抄截或者掉球,對手完成回攻達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進攻組必須小心謹慎。

在這樣的情況下,跑球就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但問題就在於,舊金山49人從來就不是一個選擇穩妥的進攻風格,現在擺出了一個傳統跑球的“I”陣型,反而是讓人心生不安。

站在口袋之中,陸恪沒有立刻開球,而是合理利用時間,有條不紊地開始閱讀防守。

一線一共七名防守球員,四名防守鋒線、三名線衛,而三名線衛的站位稍稍偏後一些,呈現出品字形,整個防守重心顯得有些臃腫,囤積在了短傳區域的中間位置。

二線一共四名防守球員,兩名角衛位置提前,分別盯防49人的兩名外接手;一名安全衛則站在了三名線衛身後,正在左右來回移動,另外一名安全衛則幹脆退到了十五碼之外,擺出了長傳防守的姿態。

整個防守陣型呈現出一個金字塔的形狀,一層一層地往後削弱,而且所有防守力量都囤積在了中央區域,擺出了一副區域防守的姿態——因為中間球員可以隨時根據接球球員的路線扯動來左右移動,防守組的戰術反而能夠占據些許優勢。

可是,全場陣型清晰地投影在陸恪的腦海之中,那三維立體的影像變得更加細膩而準確,戰術意識達到了滿分之後,一名球員的移動似乎就可以瞬間推演出整個戰術的變化,將“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奧義詮釋得淋漓盡致。

轉頭看向了左側,陸恪揚聲喊了一句口號,然後弗農·戴維斯就慢慢悠悠地從陸恪和馬庫斯之間的通道,橫穿過去,位列右側;與此同時,安全衛詹金斯就跟隨著弗農一起移動,另外還有一名線衛也提步上前,來到了舊金山49人的右側。

顯然,這是一次人盯人防守。

陸恪的眉尾輕輕一揚,既然是人盯人防守,那麽他就不客氣了。

“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