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哀嚎遍野(第2/2頁)

但現在,面對這個未知的華裔四分衛,艾利克斯和科林卻瞬間變成了天堂。

至少,艾利克斯是曾經的狀元,他依舊可以帶領球隊穩步前進,不至於一潰千裏;至少,科林具備著無限潛力,他需要的僅僅只是時間,更多的時間,慢慢學習,慢慢成長。

而那個未知的X因素……一切都是無法預測的。

作為球隊的最後自留地,“舊金山紀事報”的失守,這也意味著輿論方面的全線崩盤,球迷們哀嚎遍野、悲痛欲絕、生不如死。

即使是最樂觀的球迷,此時都已經沉浸在悲觀而絕望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不是因為陸恪的華裔身份,而是因為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這名落選新秀四分衛都無法成為球隊的領軍人物,更不要說救世主了。

在“舊金山紀事報”的一份抽樣調查中顯示,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球迷都已經放棄了這個賽季。原因很簡單,在艾利克斯和科林缺席比賽的期間,他們不認為陸恪可以帶領球隊取得勝利,而兩位因傷缺席的四分衛回歸之後,球隊已經落後於其他競爭者,他們將沒有任何機會。

剩下百分之四十的球迷之中,分為了兩個陣營。

有一半還是抱有期待,無論球隊的成績如何,他們依舊支持自己的球隊,並且為球隊感到驕傲;而另外一半則感到了憤怒,難以抑制的憤怒——不是針對陸恪的,而是針對球隊管理層的。

今年休賽期,整個教練團隊和管理團隊都進行了大清洗,球迷們表示了支持,期待著球隊能夠帶來新氣象,時隔八年再次進入季後賽。但顯然,吉姆·哈勃的選擇讓他們失望了——

先是簽回了艾利克斯·史密斯,而後是揠苗助長地將科林·卡佩尼克推上了主力,再是放棄了卡森·帕爾默和馬特·哈塞爾貝克兩位老將,選擇了陸恪;最後是季前賽四場比賽的戰術磨合始終沒有能夠找到軌道。

火上澆油的是,球隊管理層為陸恪選擇的臨時替補四分衛,居然又是一名落選新秀。

每一次選擇,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腳步,都充滿了荒誕和詭異,這場看不到結局的災難,只是漸漸地滑向更加可怕的深淵。

“難道吉姆·哈勃是一個正太控?為什麽整個球隊都是年輕人,不堪重負、經驗不足、無法承受壓力的年輕人?為什麽?在職業賽場之上,經驗也很重要!球隊到底怎麽了?失去理智了嗎?”

球隊管理層是否失去了理智,不得而知;但暴怒的球迷們卻正在失去理智,超過兩千名群眾聚集在一起,圍繞在燭台球場的周圍,通過正規渠道表達他們聲聲泣血的質問。那些抗議示威的招牌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我們要勝利,不要嬰兒!”

“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回歸現實。球隊需要的是一個領袖,而不是一個娃娃。”

“開除陸恪,更換四分衛,哪怕是斯科特·托爾辛都是一個更加明智的選擇。”

“教練團隊清醒過來!陸恪不是球隊的未來!”

“一年前,狀元秀帶領著球隊;一年後,落選新秀帶領著球隊?我們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不要!不要!不要!請對陸恪說‘不’。”

“我們不是保姆,我們的季票不是用來撫養孩子的!”

……

非本意地,聲討陸恪的怒吼一浪高過一浪;呼籲更換球隊四分衛的聲音一波高過一波。事情漸漸地失去了控制,球迷的憤怒似乎再也無法停留在胸腔裏,他們必須做出回應、宣泄出來——

三名瘋狂球迷來到了陸恪家,先是把兩個垃圾桶的內容物倒在了陸恪家的後院;而後用雞蛋和番茄砸了陸恪家的大門。

幸運的是,事情發生時,陸正則和江攸寧正在上班,沒有受到驚嚇,隨後警察第一時間抵達了現場,完成了筆錄,進行後續調查;不幸的是,這已經嚴重觸犯到了陸恪的底線,事情已經開始變得私人起來了。

但,即使再折騰,即使再抗議,即使再憤怒,事實就是,留給舊金山49人的時間已經沒有多少了,同樣,留給舊金山49人的緩沖余地已經沒有多少了,即使教練團隊願意改變,他們也沒有選擇了。

在一片唱衰聲之中,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在一片風雨飄搖之中,2011賽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