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7章 人民的戰爭(一)

加裏寧將軍的觀點得到帕維爾元帥的支持,但是放棄沿江防線的決策實在太過重大,造成的影響殊難預料。帕維爾元帥慎重考慮過後,決定將“葉列娜方案”和“加裏寧方案”一並遞交攝政殿下,請他做出最後的決斷。

第二天一早,帕維爾收到羅蘭回信。攝政殿下的決策令他暗自松了口氣,懸了一夜的心終於落回肚裏。

當天上午,帕維爾元帥召集麾下將領,傳達了來自寇拉斯堡的最高指示,安排撤退事宜。

當天夜裏,伴隨著一聲震撼大江兩岸的轟鳴,伴隨著沖天而起的烈焰,數十年來宛如鋼鐵巨龍一般橫跨大江兩岸的鐵路大橋,就在這震撼夜空的爆炸聲與沖天而起的火光中轟然垮塌!破碎的鋼鐵墜入江面,激起團團浪花,旋即沒入水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江對岸百裏開外,奧列維堡的守軍也被這聲突如其來的爆炸驚動,立刻將江面上的異狀層層向上匯報。

短短一個鐘頭過後,夜色未央的濁浪江東岸,升起橙色傳送光柱。帝國東征軍前線總指揮弗朗茨·恩格爾將軍在奧列維要塞駐防司令卡爾將軍以及兩位青年將領——帕拉丁娜和巴澤爾——的陪同下,親臨江畔視察。

眾位帝國將領首先看到得是被徹底炸毀的鐵路大橋,夜色籠罩的江面上,漂浮著星星點點的火光,仿佛一望無際的魚燈。

透過望遠鏡,將軍們看到大江對面的遠東陣地一片忙碌。一支支部隊井然有序的列隊撤出陣地,炸毀所有無法帶走的設備,工兵斷後埋設地雷,只留下千百座空蕩蕩的水泥碉堡,靜靜佇立在雪地上,仿佛一片灰色廢墟,在這北風呼嘯的季節裏,使人感到分外淒涼。

恩格爾,卡爾,巴澤爾和帕拉丁娜,此時此刻隔江眺望對岸的景象,雖然所思所想各不相同,心頭卻不約而同地泛起一股寒意。

……

濁浪江對岸,帕維爾元帥親自指揮工兵團埋設炸彈,爆破鐵路大橋。透過望遠鏡確認橋體徹底被摧毀,已經沒有一絲一毫修復的可能,這才放下望遠鏡,拿起魔導通話儀向攝政殿下匯報撤退工作。

當天晚些時候,羅蘭在寇拉斯堡收到帕維爾元帥的來信,得知濁浪江大橋已經炸毀,江畔駐軍全線後撤,將防線收縮到兩百裏外的冷溪鎮,建立起臨時指揮部,立刻復信給予勉勵。

羅蘭還特地叮囑帕維爾注意官兵的思想情況,要把不得不收縮防禦的原因向各級軍官乃至普通士兵解釋清楚,不要因為暫時的後撤而士氣消沉。現在後退不是示弱,而是為了獲得更大的迂回空間,以便積蓄力量、更有效的打擊侵略者。

羅蘭相信久經考驗的帕維爾元帥能夠處理好前線官兵的思想工作,有這位沉穩冷靜的大將坐鎮指揮,至少在這個冬季結束以前,帝國軍團在西線的攻勢不會取得多大進展,這一點他還是有信心的。

但是話說回來,一想到濁浪江大橋已經不復存在,羅蘭心裏也不免有些悵然若失。回想當初護送菲利普大主教回國的時候,還有後來出訪亞珊聖城的時候,他曾不止一次經過那座象征遠東與帝國實際界碑的鐵路大橋,對其宏偉與堅固留下深刻印象。這座大橋的垮掉,意味著遠東與帝國已經徹底喪失和平溝通的可能,而他當前要做的就是調動一切力量抵抗來自大橋對岸的帝國侵略者,直至將其逐出烏利諾山口。在那之後,寇拉斯王國才算得上真正統有遠東全境,今天被摧毀的鐵路大橋也將重建起來,象征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如果從旁觀者的視角來看,羅蘭對於濁浪江西岸的前景未免顯得過度樂觀。

自從2月12日亞珊帝國公開向遠東宣戰,從寇拉斯堡到各地城鎮、鄉村就籠罩在緊張的氣氛當中。盡人皆知遠東政府籌備多時的南下作戰剛剛啟動,以“射擊軍”為主力的南方軍團已經集結於新月河谷,即將朝向暮光谷地推進,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帝國當局突然向遠東宣戰,不僅表現出趁人之危的用心,也在事實上為當前正處於寇拉斯軍團、迦南軍團和帕爾尼亞軍團三線包圍困境中的“奈落教團”減輕了壓力。

南下作戰剛剛展開,西方前線又燃起烽煙,包括寇拉斯政府個別內閣高官在內,遠東各界人士不免對被迫兩面作戰感到憂心忡忡。海藍、斐真和保士華等國政府也都在密切關注遠東戰事,而國外社交與新聞輿論界那些自詡旁觀者清的政論家則普遍持有一個相似的觀點:古往今來,被迫兩面作戰的國家大多以全線潰敗收場,遠東當局理應避免重蹈覆轍,果斷中止南下作戰,集結一切力量對抗由西線進犯的帝國大軍。

事實上不僅局外人懷有上述悲觀看法,共同參加南下作戰的帕爾尼亞和迦南政府高層也懷疑遠東當局還能否堅持原定作戰方案。就在帝國政府發表宣戰書的當天,羅蘭相繼收到賽奧多拉夫人和歌羅法的來信,問他是否有意暫緩南下作戰,將寇拉斯南方軍團調往西線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