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綠野之鄉(三)

既然德魯伊的傳承沒有性別限制,為何“綠野之鄉”的女性德魯伊遠比男性多?

聽了瓦蓮京娜的解釋,羅蘭和約德爾才知道這是由三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

其一是因為瓦蓮京娜這位“豐收之環”的創建者、“綠野德魯伊”導師本身是女性,她收錄門徒的時候也因為個人偏好更鐘愛女孩子,這樣一來“豐收之環”的高層就逐漸被女性德魯伊占據,即便不說女尊男卑,最起碼女性的地位不比男性低,與遠東民間男尊女卑、女性沒有繼承權的普遍傳統格格不入,一個深受傳統影響的大男子主義者很難認可這樣的氛圍,比如約德爾先生就覺得被大大小小的姑娘們好奇圍觀有點不自在……

其二是因為“豐收之環”主要通過在遠東各地收養孤兒和棄嬰來補充新人,因此與各地的孤兒院、育嬰堂等慈善機構關系頗為密切。但是在帝國行省時代,“德魯伊社團”是上了教會黑名單的頭等邪教組織,長期受到官方打壓,不敢在城市公開活動,再加上帝國官方有意進行歪曲事實的宣傳,比如汙蔑德魯伊與禽獸為伍,打著收養孤兒和棄嬰的名義將小孩騙去飼養他們的動物夥伴雲雲……因此窮人並不希望被迫賣掉的兒女落入德魯伊手中,更願意孩子被一個正常的家庭收養,而那些苦於沒有子嗣的殷實之家,大抵更樂於收養男孩以承擔起傳宗接代的責任,對女嬰則多少懷有歧視態度。如此一來,“豐收之環”在收養孤兒和棄嬰的時候就沒有什麽選擇余地,只能收養那些被挑剩下的可憐女孩。

最後一個因素,是由德魯伊社團的制度決定的。綠野德魯伊崇尚自然,並不會強制成年的社員留在“綠野之鄉”。男孩大多性格外向,活潑好動,樂於冒險,隨著年齡的成長,去外面世界闖蕩的心思也隨之增強。因此學有所成的男性德魯伊大多不甘心一輩子待在鄉下農場,總會以各種理由離開師門外出闖蕩。女性德魯伊相對來說更鐘愛平靜安穩的生活,耐得住鄉村田園的寂寞,最後剩下來的德魯伊也就自然而然的以女性居多。

瓦蓮京娜本來並不在意“豐收之環”男女比例的問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以至於社團中的年輕姑娘擇偶範圍越來越窄,終生不婚的情況也在增多,這才意識到這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為了改善這一局面,“豐收之環”近年來也想盡量多收養男孩,可惜收效甚微,瓦蓮京娜就換了一種思路,選派駐村德魯伊的時候優先推薦那些年輕未婚的女弟子,指望她們脫離“綠野之鄉”這個陰盛陽衰的環境,在鄉村修行期間有機會結識更多同齡青年,情投意合的話不妨結為夫婦,順帶解決“剩女”問題。

想法不錯,但是實踐效果並不理想。在這個存在超凡力量的世界,雖然普通人類與超凡職業者之間沒有生殖隔離,也能產生真愛,但是思想觀念、身體素質與能力上限的巨大差距使他們更像是兩種不同的生物,很難組建起長久穩定的家庭。

這些不成功的嘗試使瓦蓮京娜意識到綠野德魯伊很難與普通人結合,但是並不氣餒,在與羅蘭、約德爾討論合作建設鄉村公社的時候還半開玩笑的重提這個話題,叮囑羅蘭在物色駐村牧師和治安官的時候,盡量挑選未婚的青年俊傑,她這邊也會優先派遣待嫁女郎,雙方都是超凡職業者,陣營和理念也不存在明顯的沖突,多湊成幾對“夫妻档”對鄉村治理工作也大有好處:

“小夫妻在一起工作生活,總好過分居兩地心神不寧。”

羅蘭最初對她這急著“嫁女兒”的心態只覺好笑,不過仔細想想,瓦蓮京娜的提議其實也有可取之處,比如盡量選派未婚者下鄉工作,避免夫妻長期分居,埋下家庭不和的隱患。

環繞大橡樹建立起來的這片“世外桃源”,乘坐飛艇時淩空俯瞰似乎面積不算大,然而親自用雙腳丈量一遍,才曉得這占地面積約五萬畝的農場真的是好大一片!

瓦蓮京娜陪同訪問團參觀“綠野之鄉”,從農田、牧場、菜園之類與尋常村莊區別不大的地塊,再到良種培育、肥料改良和馴化新作物等各具特色的實驗園全都看了一遍,結束考察時已經日落西山。

瓦蓮京娜看出訪客們已經又累又餓,就邀請大家共進晚餐。

“豐收之環”雖然不像其它修道院那樣設有嚴格的清規戒律,但是也帶有一些宗教氛圍,全體社員共進晚餐就是一項頗具“儀式感”的老規矩。

眾人回到大橡樹跟前的時候餐桌已經擺好,身著綠袍的德魯伊姑娘們麻利地將一盆盆香噴噴的燉菜和新出爐的面包擺上餐桌,落落大方地邀請訪客一起享用豐盛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