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期望(第2/3頁)

“那是怎麽了?”葉欽看了看袁郭華,眼裏還是有幾分不解。

袁郭華微微嘆了口氣,突然說道:“伊東浩司記得吧?”

“記得,已經退役的日本選手。”葉欽回答道,對於伊東浩司這個名字葉欽一直不陌生,早在他最初開始練體育的時候,體育老師嚴凝就一再和他說過這名日本選手,還說他的跑法有點伊東浩司的意思。

“1998年伊東浩司在泰國曼谷跑出了10秒整的成績,創造了亞洲紀錄,10秒大關,日本那邊一直想打破,證明黃種人在短跑項目上也是大有可為的。可惜,除了伊東浩司之外,之外其他選手都未能做到。”說到這裏,袁郭華又頓了頓,“但其實這個10秒大關,哪裏是日本人的心病,同樣也是我們的心病。只是可惜前些年我們全國紀錄都還在10秒17,10秒大關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終於好了,你打破了這個全國紀錄,而且你也是我們當前覺得最有機會能夠打破十秒大關的人,之所你選擇男子100米項目,我們這些教練,甚至田管中心眾人都在支持你,理由也是這一個。男子百米項目,10秒大關,這是我們這代田徑人的心病。我們在短跑項目上最好的成績是在陳家全老教練的時候,他曾經6次打破男子100米紀錄,最好的成績是手記10秒整,還平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我年輕的時候有幸,在他手底下也當過一段時間的運動員,我們也一直想將中國田徑的男子百米短跑項目成績提高。可惜,你進國家隊的時間晚了,要是早上幾年,或許還有機會見到他呢。”

“再早的話,我可還在鄉下抓魚摸蝦呢。”

葉欽笑著回答了一句,說完這句,神色跟著也認真了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袁教練跟他說起這些關於田徑的事情,其實很多東西他也了解過不少。

像陳家全老教練葉欽其實也有過一些的了解,只是可惜的是在04年的時候老人家已經離世,那時候他還未入國家隊,緣慳一面,未能見到。

遙想當年陳家全教練在男子100米項目上平了當時世界紀錄,這樣的成績可以說在國內短跑項目上都是一個裏程碑的突破。這說明當時國內和世界頂尖高手縱使有差距,但這個差距絕對沒有那麽大。

而不說其他,就是眼前這位袁郭華教練,在他的運動員職業生涯中,也是作為國內電子計時的百米紀錄擁有者。

一代代的短跑田徑人在這上面投入的那種情節,縱然葉欽現在還年少有些方面無法深刻的體會,但也不得不說其中的情懷足以動人。

打破10秒大關,這個想法不但是日本選手有,其他的亞洲選手有,國內的一代代運動員同樣有,並且成為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心結。

而在當前國內的運動員中,不論是古凱、楊耀、還是其他國家隊省隊的百米運動員,在百米項目中最好成績跑入10秒20的人都沒有。

唯獨只有葉欽,在世青賽男子百米項目的初次登場直接就打破了全國百米紀錄,進一步來說,以葉欽在200米項目上展現的實力,是破開10秒大關最有希望的人。

“等今年亞運會之後,我也準備回粵省那邊條挑選一下新人,看看其中有沒有潛力的。”袁郭華接著又說起了進一步的打算。

教練一般就是如此,篩選有潛力的苗子,招入麾下,從頭到尾進行全方位的培養,這比像葉欽這樣的大牌驟然投入麾下要便於管理得多。至少在理念在也更趨於一致。

“對了,這次亞運會好好表現,你在國際田壇現在已經打出了名氣,是時候好好把亞洲的幾個賽會紀錄刷新一下了。4×100米接力的預賽到時候你可以不用上,決賽上就行了,過些天等他們幾個到了,你再好好練一下,你跑決賽最後一棒,這樣我們在面對泰國隊和日本隊的時候就比較有信心了。”

“好!”

葉欽看著袁郭華面帶微笑,語氣卻是很認真,跟著點頭答應了下來。

亞洲的200米和400米紀錄已經被葉欽拿到手了,還差的就是一個100米項目。而亞運會的賽會紀錄,男子一二百米現在的保持者都是伊東浩司,葉欽到沒有刻意去想過要打破伊東浩司的紀錄什麽,但如果可能,他自然也願意在各項大事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至於說接力項目,葉欽也願意和其他幾人進行好好的一番配合,畢竟這不只關系到自己,同時還代表著國家隊的連綿。

在男子4×100米接力項目上,亞洲當前應該算是日本隊最強,在個人的平均實力上,日本隊應該是冠絕亞洲的。另外還有就是泰國隊,泰國隊的平均水平比日本隊和中國隊都遜色不少,但是出色的交接棒技巧,使得泰國隊在這個4×100米接力項目上有著十分強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