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銀色黎明的建國儀式(下)(第2/3頁)

而率領禮儀騎士的,正是弗丁大騎士的兒子,聖騎士隊長泰蘭·弗丁,和莫格萊尼大騎士的兒子,達利安·莫格萊尼,這兩位優秀的年輕騎士站在一左一右,一人手持教宗賜福的號角,一人手持已經傳承了數百年的神聖經文,在肅穆的音樂聲中,這支禮儀騎士走入儀式場,然後如流水般分開,並列於那稍顯簡陋的儀式台兩側。

這種精湛的馬術表演和十字軍傳承的古典騎士的氣質,得到了觀禮者的一直好評,不管是聯邦這邊,還是帝國那邊的使節,都不吝送上了熱烈的掌聲,有些年輕小夥子和小姐們甚至發出了歡呼的聲音。

而在引導騎士之後,是步行入場的十字軍領袖們。

大騎士莫格萊尼、大騎士弗丁、大騎士阿比迪斯將軍,三個滿頭白發的老騎士穿著真正的戰場重甲,以最嚴肅的姿態,在護衛騎士們的簇擁下,一步一步走向儀式台,在他們身後,是身穿紅衣,頭戴聖冠,一臉肅穆的大審判官伊森利恩,以及身穿金色法袍,手持聖光法杖的聖光大法師杜安以及他的學徒薩爾諾斯。

這五個人是血色十字軍的建立者,其中莫格萊尼、弗丁和伊森利恩都是曾經白銀之手騎士團的成員,在耳語港戰爭結束之後,歷史悠久的白銀之手騎士團已經是名存實亡,這兩位自願留在東部大陸的大騎士便響應了大審判官伊森利恩的召喚,帶著一批白銀之手聖騎士加入了十字軍。

而阿比迪斯將軍和大法師杜安,則是原洛丹倫王國的統兵大將,在人類帝國被擊潰之後,他們不願意放棄祖地,因此創立了血色十字軍,試圖守衛帝國的最後一塊疆土,白銀之手的到來,讓血色十字軍力量大增,並且在聯邦的敵視和滲透之下,一直苟延殘喘到了今天。

但這五位領袖之間也是有自己的矛盾的……這一點我們稍後再說。

在五位指揮官身後,是十字軍目前的中層管理者,也就是各個教團的指揮官,包括莫格萊尼大騎士的忠誠副官,聖光修士法爾班克斯、高階軍團長埃裏戈爾·黎明使者、阿比迪斯將軍的女兒,布麗奇特·阿比迪斯高階聖騎士、莫格萊尼大騎士的養女,高階牧師長懷特·邁恩小姐、還有法師團副團長聖光法師安吉拉、軍團長瑪克斯韋爾·泰羅索斯公爵、聖光勇士托馬斯·湯姆森、聖光勇士科爾法克斯、大神父英尼戈·蒙托亞、血色軍團軍團長瑪爾蘭、殺手洛汗、聖光獵手雷奧普德、憤怒者瑪塔烏斯,以及從遠方率部,自願加入十字軍的瓦德瑪爾領主。

這還不是十字軍的所有指揮官,但僅僅從露面的十字軍指揮官來看,雖然血色十字軍軍力並不龐大,但這支堅守在斯坦索姆的信仰組織內部堪稱人才濟濟,其質量絕對不比世界上任何一支軍團差,甚至要強出不少。

這也是十字軍能在聯邦的敵視下,安穩的盤踞於斯坦索姆的底氣……在數年前,十字軍甚至敢於和駐守在提瑞斯法的黯刃戰團正面對抗,而且不落下風……這種戰鬥力,早已經不是普通的軍事組織可以媲美的了。

在數百位代表不同勢力的觀禮者的注視下,三位大騎士走上儀式台,在沉重盔甲的碰撞聲響動中,三位十字軍的領袖看向眼前那些追隨自己在這片被群敵環繞的大地上堅持到現在的年輕人們,他們眼中感慨萬千,就連脾氣最執拗的阿比迪斯將軍,在這一刻也忍不住喟然長嘆。

在帝國剛剛敗亡的那一段時間裏,所有血色十字軍的騎士們內心中都充滿了惶恐,每個人都認為陳兵邊境的亡靈也許下一刻就會攻入防禦疏松的聖光之願禮拜堂和提爾之手,徹底將他們這支殘軍消滅殆盡,但也許是命運使然,他們最終熬過來了,並且支持到了現在。

人世間最險惡的絕對不是真刀真槍的戰場,面對遠在卡利姆多,想要支援卻也有心無力的帝國,面對心懷鬼胎,時刻想用糖衣炮彈腐蝕己方意志的聯邦,面對占據著斯坦索姆,堂而皇之的建立了自己文明的亡靈不死者們,大騎士們在一晃之間,就發現,自己和自己麾下的騎士們,已經落入了“和平”的戰爭之間,而且這場戰爭曠日持久,也更加兇險。

建國……這只是無奈之舉,實際上誰也不知道,血色十字軍,和即將成立的銀色黎明教團國,未來的命運會歸於何方。

但他們這些從死地裏爬出來的騎士們,是永遠不會向現實和命運低頭的……他們會抗爭,直到真正屬於他們的命運降臨。

“血色十字軍的將士們!”

大將軍阿比迪斯上前一步,他伸手接過自己女兒遞過來的聖光火炬,他將其高高舉起,就像是高舉聖火的先行者一般,他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在這片儀式場裏回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