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逆天道具(第2/4頁)

“也就是做夢都能訓練!而且夢裏訓練10個小時等於現實裏訓練一個小時!我的天,這東西有點逆天啊!”

李戴感嘆的同時,心中不由得開始計算起來。如果一個人每天睡眠8小時,那麽夢境裏訓練的時間就是80個小時,一年365天,就是訓練29200小時。現實當中一名運動員十年裏也就能累計三萬小時的訓練量。這個造夢者陀螺,一年就可以創造接近三萬小時的夢境,如果用於訓練的話,可真是一年等於十年。

“當運動員的,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就比如百米短跑選手,十幾年如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那賽場上的十秒。從這點來說,運動員這個職業,最核心的還是日常的訓練,至於比賽的成績,其實是日常訓練效果的表現,所以訓練才是運動員的重中之重。”

“如此算來,這個造夢者陀螺或許是我手中最逆天的一件道具了。所謂勤能補拙,就算是那些天賦比較一般的運動員,若是有十倍的訓練時間,也足以成為優秀的運動員了。”

下一秒,李戴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他馬上開口說道:“不對啊,體育運動指的是增強身體素質的各項活動,任何的體育項目,跑也好、跳也好,歸根結底都需要身體作為支撐,夢裏面進行訓練的話,也能提高身體素質麽?”

“你聽說過做夢可以讓身體變強壯麽?”系統反問道。

“我知道睡覺多了會長肉。可卻沒有聽過,睡覺多了會讓身體變強壯。”李戴老實回答。

“那不就結了!夢裏面訓練是不可能作用於身體的。”系統回答說。

李戴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體育運動本來就是比拼身體的一項活動,如果這個夢境訓練無法對運動員的身體起到效果,那麽運動員也不會通過夢境訓練變得更高更快更強。這個夢境訓練豈不是沒有半點用處!我本來還以為得到了個逆天神器,結果竟然是個沒有用處的廢品。”

“夢境的確無法直接作用於身體,但是卻可以為運動員累加經驗。比如某位運動員,他在夢中進行了一萬次的投籃訓練,這一萬次投籃所帶來的技巧總結,是屬於運動員的。”系統回答說。

“原來是這樣。”李戴瞬間明白了造夢者陀螺的用法。

這件道具對於田徑、遊泳、舉重這樣比較看重身體的運動,所起到的效果是比較有限的,因為夢境的訓練並不能帶來身體素質的提升。

但是對於一些技巧性或者經驗性的運動,這個造夢者陀螺卻非常的有用。

體育運動裏所謂的技巧,是運動天賦和訓練經驗的累加。運動天賦是天生的,誰也改變不了,但是訓練經驗是可以後天獲得的。運動員通過日復一日的訓練,慢慢的積累經驗,而經驗的積累則會轉化為對某個技巧的熟練程度。熟練度高了,技巧也就變好了。

就比如投籃,初學者在剛開始練習投籃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投不進,後來隨著練習的增多,經驗的積累,慢慢的就能知道每一球投不進的原因,或是力道沒掌控好,或是角度沒掌控好。

繼續練習,就會總結出該如何去調整力道和角度,才能將球投進。練習的足夠多了,大概球出手的時候就能判斷出這球有沒有投進,甚至可以在出手的一霎那間,對投籃的角度和力道進行調整。這些都是經驗的積累。

畢竟熟能生巧!

而這正是造夢者陀螺的作用。夢裏面訓練雖然不能帶來身體素質的提升,但是卻可以帶來經驗的積累,經驗是只會增多而不會減少的。這種經驗的積累會轉化為技巧,從而提高運動員的整體水平。

只聽系統接著解釋道:“我剛才還說過,你所構建的夢境空間,可以是一個訓練場所,也可以是一場比賽。”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如果構建一場比賽的話,讓運動員參與其中,他就可以獲得一場比賽的實戰經驗。”李戴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構建一場比賽,讓運動員在夢境比賽裏收獲比賽的實戰經驗,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年輕運動員。

比如NBA,一個賽季的常規賽也就是82場比賽,若是排名比較靠前的新秀,說不定還能打滿82場常規賽,但是對於排名比較靠後的新秀來說,想進入輪換陣容都很難,能夠撈到上場的時間就很該滿足了。若是一個賽季連垃圾時間都撈不到的話,也就不用談什麽積累比賽經驗了。同樣的,NBA也有那種進入聯盟是水平不是很高,但是硬生生靠著多打比賽多刷經驗而站穩腳跟的球員。

但凡對抗性的體育運動,實戰的經驗都是很重要的,即便運動員身體再棒,技術再好,如果沒有實戰經驗,依舊是個不堪大用的菜鳥。相反,有些年紀偏大的老運動員,身體已經退化了,跑不快也跳不高,但是因為經驗豐富,依舊是教練信賴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