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打架(第3/4頁)

NBA的歷史上,在比賽過程中打架的有很多,但是在比賽結束後才開始打架的,卻是稀罕事。

若是在比賽過程中發生打架鬥毆時間,裁判會立刻沖上來進行幹預,其他的球員也會過來拉架。但是現在比賽已經結束,裁判都走了,沒有人上來吹哨幹預,而其他球員也都在立場或者準備立場,所以第一時間並沒有人上來勸架。

於是乎,兩人就如同拳擊手一般開始打架,周圍都是一些看熱鬧和挑事的攝影記者,以及那些還沒有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的球員。

身高方面,奧瑟夫是6尺10英寸,特裏斯是6尺9英寸,不過考慮到球員身高歷來都不是那麽的準確,所以兩人的身高差距可以忽略。

體重方面,兩人在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差不多的,但是作為中鋒的特裏斯肯定是要更重一些,奧瑟夫因為之前吸毒的緣故,體重則要輕一些。

然而打架並不是看塊頭的,塊頭大未必能夠打得贏。就比如今天的這場鬥毆,奧瑟夫明顯是占了上風,逮著特裏斯一頓胖揍。

打架的勝負是和球員的出身有關系的。

奧瑟夫出生在紐約的皇後區,這是紐約最復雜的一個區域,這裏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有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有著名的公園,還有混亂的貧民窟。

嚴格的說來,紐約的布朗克斯區是紐約五區中最貧窮的,也是貧民窟最多的地方。但是就混亂程度而言,皇後區卻要比布朗克斯厲害的多。

在紐約,曼哈頓是富人聚集區,布朗克斯是窮人聚集區,皇後區則是有富人有窮人。

這富人住在一起,治安肯定是好的,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富人區都很棒,都會擁有不錯的環境、良好的治安和優良的教育。

窮人聚集在一起,生活水平肯定很糟糕,但未必會很混亂,因為大家都窮,都沒有油水,互相之間也搶不到值錢的東西,人人都是勉強討生活,窮人何苦為難窮人,這時候反倒是會形成一種“窮人的秩序”。

就比如上世紀港島的九龍城寨,被外人看做是生人勿進的三不管地帶,充滿了各種罪惡,但是九龍城寨內卻居住了好幾萬的居民,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是遵守裏面的規則,就能夠在裏面生存下去。

而富人和窮人住在一起的地方,反而容易造成混亂。沒有錢的窮人,天天看著有錢人在自己身邊晃悠,難免會產生一些不太正面的想法。仇富情節並不是稀罕的思維,國內開輛豪車送孩子上幼兒園,都會被老師和其他家長群起而攻之,然後被踢出家長群。在美國這種槍比人還多的國家,富人要是不挨搶,那真的對不起“世界第一槍械大國”的名號。

紐約的皇後區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這裏是紐約最多元化的一個區,這裏有高档的別墅,也有混亂的貧民窟,兩者都出現在同一個區域時,自然而然會發生更多的混亂。

奧瑟夫的童年是在皇後區渡過的,而且他還是隨著自己的外婆和姨媽長大,以美國的標準,他算是窮人家庭裏出來的孩子,在紐約的皇後區,一個沒爹沒娘的窮人家孩子,能安全的活到成年,怎麽可能不會打架!

在那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奧瑟夫,可是一個打架高手。

與之相比,特裏斯則是出生在加拿大,他的父母是牙買加移民。對於英聯邦的人來說,能夠移民到加拿大的,肯定都不是窮人,最少也是中產階級出身,否則也不可能移民到加拿大生活。

而且特裏斯的父母也很注重子女的教育,特裏斯在中學時是冰球運動員,這是一項很燒錢的運動。後來特裏斯越長越高,他的父母才將他送到美國的籃球名校。加拿大可是十二年的義務教育,一個加拿大人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名校念高中,是要額外掏一筆前的。能夠掏得起這筆錢,說明特裏斯家庭的經濟情況還是很不錯的。

可以說特裏斯是在一個相對比較富裕的家庭裏長大的,從小就接受比較好的教育,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即便是偶爾和同學有沖突,也不會出現很嚴重的鬥毆,更不會擅長打架。

特裏斯雖然長了兩米多高,外加一身健壯的肌肉,玩表看起來是很唬人的,實際上卻不會打架。

一個是從小打架長大的,另一個是壓根不會打架的,兩個人一交手,結果可想而知。

特裏斯雖然有更大的塊頭,但是卻被奧瑟夫吊打。

……

“打起來了!”李戴望向了兩人,眼神中隱約的有一絲興奮。

下一秒李戴卻開口評價道:“奧瑟夫好像占了上風啊!不錯,打贏了!”

“教練,誰輸誰贏應該不關鍵吧,我們得把他們拉開!”卡塞爾焦急地說道。

不過他卻沒有馬上上去阻止,兩個兩米多的黑人壯漢扭打在一起,卡塞爾要是不找幾個幫手,還真不敢貿然上去,就看兩人那個大粗胳膊,還有砂鍋般大的黑拳頭,這要是誤傷了自己,可不是好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