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菜鳥加冕(第2/3頁)

“帕特來涅失敗了!他遭到了淘汰!真沒想到,在最後三個人的較量當中,第一個出局的竟然是帕特來涅!”

“我本以為會是那個年輕的美國運動員率先遭到淘汰,可沒想到,第一個被淘汰的竟然是帕特來涅,而那個年輕的美國人卻能夠撐到現在。”

“我想那個美國運動員距離被淘汰也不遠了,6.08米的高度,除了庫拉耶夫之外,我想不到第二個人可以越過去。”

人們開始議論起來,這一場男子撐杆跳的冠軍爭奪賽已經進入到了尾聲,賽場上還剩下最後兩名運動員,而且兩人也都還剩下兩次試跳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說,每一次試跳都有可能決定最終的勝負。

穆勒站上了賽場,此時的他非常的緊張。在此之前他連美國之外的比賽都沒有參加過,而如今他不僅僅站上了奧運會決賽的賽場,而且還要和庫拉耶夫進行最終的對決。要說完全不緊張,顯然是不可能的。

李戴也感覺到了穆勒情緒上的變化。

“對於穆勒來說,6.08米也是極難的挑戰。”李戴猶豫了一下,還是將狀態天秤的砝碼移動到了另一邊。

在此之前,狀態天秤都是壓在狀態極度穩定的那一邊,而穆勒的發揮也的確很穩定,一路高歌猛進來到了6.08米的高度,但現在看來,這個高度不是穆勒穩定發揮就能夠解決的了的。所以李戴決定賭一賭運氣,一個狀態爆棚,或許可以幫助穆勒越過6.08米的高度。

只見穆勒有節奏的開始加速,然後長杆支撐在地上,高高的躍起。

“糟糕!”李戴卻第一時間皺起了眉頭。

此時穆勒雖然還在空中,但是李戴已經做出了判斷,穆勒起跳的高度完全不足以翻越6.08米,這一跳注定失敗。

很顯然,李戴沒有賭到狀態爆棚,而是賭到一次狀態糟糕。

第二次試跳失敗,現在的穆勒只剩下最後一次機會,場面對他非常的不利。

緊接著,庫拉耶夫登上了賽場。

穆勒的試跳失敗,大大的緩解了庫拉耶夫的壓力,現在他比穆勒多一次機會,形勢上也更加的優勢。

而且庫拉耶夫也對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他知道自己有能力越過6.08米。

只見他站上助跑區,但是並沒有馬上起跳,而是不斷的調整著自己握竿的姿勢,也是在調整自己的狀態。

隨後他嘴裏開始念念有詞起來,不知道是在祈禱,還是在提醒自己要注意一些關鍵的細節。

周圍的觀眾們也開始為庫拉耶夫鼓掌,整齊的掌聲很有節奏感,而且越來越快,任何一個運動員聽到這種掌聲,都會覺得熱血沸騰。

終於,庫拉耶夫開始起跑,然後撐杆起跳,他的身體在空中做著動作,隨後從橫杆上越過。

這一跳,隱約的好像碰到了橫杆,橫杆極其輕微的晃動了一下,當然也不排除可能是風吹過的原因。

庫拉耶夫落在了厚厚的棉墊上,他第一時間擡起頭來,那個橫杆依舊被掛在頭上,沒有掉落下來。

“哦哦哦!”庫拉耶夫興奮的大吼起來。

“成功了,6.08米,庫拉耶夫成功了!”解說員興奮的高吼起來。

周圍的觀眾席上也爆發出了歡呼聲,與此同時,現場的大屏幕上也開始回放庫拉耶夫的這一次試跳。高處的慢鏡頭回放,庫拉耶夫的身體真的是緊緊的貼著橫杆,哪怕是稍微差一厘米,那橫杆都會被庫拉耶夫碰下來。

“啊哦……”觀眾們的歡呼聲轉為了驚嘆聲,這種毫厘之差,正是體育運動的魅力之所在。

……

庫拉耶夫越過了6.08米,情況對於穆勒極度的不利,甚至於庫拉耶夫現在開始慶祝勝利的話,也不會有人覺得那很過分。

撐杆跳運動就是這個樣子,前兩次試跳都失敗了,那麽第三次能成功的概率並不大。

此時的穆勒就像是剛才的帕特來涅,兩人所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如果第三次試跳失敗了,那麽他將輸掉比賽,而如果第三次試跳成功了,那麽他才有機會進入到下一個高度。

或者,穆勒也可以選擇免跳。他用自己最後一次試跳的機會,去挑戰下一個高度。

“我們選擇免跳怎麽樣?”李戴開口問道。

穆勒沒有說“好”或“不好”,而是開口說道:“教練,下一個高度是6.13米,我從來沒有跳過那麽高,即便是在練習當中,我也沒有嘗試過那個高度。”

“弗朗茨,你聽我說,如果你在6.08米的最後一次試跳失敗的話,你會輸掉整場比賽,你只能拿到一枚銀牌;而如果你成功的話,接下來你依舊是要去面對6.13米。既然這樣的話,我們為什麽不去規避一下第三次試跳失敗的可能性,直接去挑戰6.13米呢?庫拉耶夫已經跳過了6.08米,所以你想要戰勝他拿到金牌的話,6.13米是你無法逃避的一個高度!”李戴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