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主動請纓(第2/2頁)

在做的短跑教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一個人表態。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差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很可能是給背黑鍋的苦差事。

4乘100米的比賽,除了比拼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比拼運動員的傳接棒配合,運動員拼命跑出來0.1秒的優勢,一個交接棒配合不好,就有可能全部葬送掉,甚至還有可能落後。

正常情況下,運動員要培養出來默契,最少要一到兩周的訓練時間,想要在一天內訓練出運動員的默契,無疑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

更何況國家隊的這套4乘100米的陣容當中,有三位亞運會的冠軍,楊思傑是短跑100米冠軍、趙嶽是短跑200米冠軍,方海泉則是跳遠冠軍。

這樣的一個陣容聽起來是非常唬人的,至少那些不懂得接力賽的人看來,這簡直是一套必須奪冠的陣容。就好像很多人覺得,把世界上跑的四個最快的人湊成一隊,肯定能夠拿到4乘100米的世界冠軍。

然而真實的情況卻並非如此,接力賽還是要看配合的,國家隊雖然是三冠軍的陣容,但如果缺乏配合和默契的話,怕是連獎牌都很難得到,更別說是金牌了。

所以這個時候接手接力隊,更像是接到了一個燙手山芋。三位冠軍的隊伍,贏了的話,在老百姓看來是應該的,輸了的話則肯定會挨罵。

作為東道主隊伍,觀眾們對國家隊的期望很高,而普通老百姓往往是只看成績,只看有沒有拿到金牌,體育項目上專業的知識,他們才不管呢!甚至很多人會覺得,接力賽不就是一邊跑步一邊傳遞個棒子麽,沒啥了不起的。

現場的教練都是人精,怎麽可能想不到這一點,沒有人願意背黑鍋,所以當薛力問起,誰願意去負責接力隊的訓練時,大家都變成了啞巴。

薛力的臉色陰沉下來,他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看著眾人,在座的都是國家隊中比較優秀的教練,可到了關鍵時候,沒有人敢於站住來擔當。

也就在此時,會議室的角落中,突然響起了一個聲音:

“教練,能讓我試試麽?”

這聲音,薛力太過於熟悉,他不用眼睛去看,便已經知道,說話的人正是李戴。

李戴主動請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