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七寶仙姑

位於耿國西側,相隔十余國,乃是大浩西南邊境。自此處往西、往南,盡是蠻荒。內裏群山連綿,沼澤如星盤密布,最是難行。深山老林中,間或是毒氣瘴氣,又或是精怪老魔盤亙,兇險無比。

邊境共有七郡,犬牙交錯排布。

西南角落突出的一方如同雞爪一般的地界,便是其中最為貧瘠的一郡,喚作歸德郡。

七寶山就位於歸德郡邊界。

近些日,素來少有人至的七寶山周遭地界,頗有些熱鬧。

只是這熱鬧,尋常人瞧不見。但若有高階修士修有望氣術、洞察法,登高往下一望,定能瞧見——

那一道道如煙般的氣機搖曳交錯,藏於山川、虛空、野地中的各路人物何止上百位。這還不算那些落腳七寶山中的人物。

七寶山共有大山頭七座,小山頭四十九座。喚作‘七寶山’倒不是因為這七座大山頭,而是因為不知多少年前,有一位仙家人物落腳此地,開辟道場布施恩義,降妖除魔衛道一方,蓋因這位仙家擁有七件寶物,故而此地得名‘七寶山’。

七座大山頭也就一一以這位仙家的七寶命名。

仙家名號不可知,因有七寶,又在七寶山,久而久之,不知怎地就傳出‘七寶仙姑’的名頭,延傳至今。

七寶山。

二氣峰。

這裏是七寶山主峰,高聳入雲端,山尖卻被不知何等偉力削去,成了千丈方圓的平台,上有樓台建築,雲霧繚繞,如仙家勝境。

兩極殿中,有三人對坐。

其中兩人作道人裝扮,一個年老,腰背佝僂,略顯富態滿面紅光;另一個乃是中年道姑裝扮,手持一柄拂塵,有飄然若仙之姿,雙目炯炯有神。

另一人卻是青年女子,作黑衣裝扮,手旁有一口不俗寶劍。雖身形較小,一身氣勢卻是肅殺,不容小覷。

若有頂尖修士在此,定能認出,這黑衣女子正是大名鼎鼎、殺穿蠻荒的‘七寶仙姑’。

至於另兩位道人,卻少有人相識。

不是無名,實在是層次太高,不顯世俗,故而難見真容。

但若是道出名號,則定要石破天驚。

年老那個,喚作‘江天禁’,又號‘元山道人’,乃是大浩茅山道初代天師,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退位。有傳言稱這元山道人是壽盡羽化仙去,也有人說是其業已渡劫升仙,成就仙師永享仙福。

如今現身七寶山,不問自知,定已是成就純陽,修成仙師,從此不死不滅。

至於這中年道姑,名號則更為響亮,喚作‘成謹道姑’,比之元山道人還要高上一輩。千三百年前,大浩尚未立國之時,就已經是茅山道仙師。曾在孽龍淵中,以無上道法,封印孽龍於淵。

時至今日,那孽龍淵中依舊隱約可聞孽龍咆哮。入得淵中,若修為強橫,甚至能瞧見一道道金光符箓閃爍。

面對這兩位人物,哪怕是威名之盛如七寶仙姑,也帶著三分恭敬。其面如霜,扯出一絲笑意,沖二人道,“二位仙師法駕降臨,貧道無憂也!”

七寶仙姑聲線平穩,卻又清脆如童子,令人一重歡喜一重懼。

元山道人聞言朗笑道,“仙姑坐鎮七寶山,斬妖除魔功德無量。此番問鼎長生,定然無礙。”

那成謹道姑也出聲道,“七寶山與我茅山道同屬太浩正道,自該守望相助。道友這些年殺入蠻荒,劍下妖魔不計其數,又曾助我茅山道與大蒙神霄派幾次鬥法,此次跨仙門,道友只管破境,余下一應事務,全都交予我茅山道便是。”

成謹道姑聲音清朗,頗有幾分豪爽,與尋常女子大為不同。

七寶仙姑聽著成謹道姑、元山道人之言,心中卻不敢半點放松。

她自問這些年來,為了依靠茅山道,身不由己樹敵頗多。但無奈何,若不投靠茅山道,以她當年修為,早就命喪神霄派天師之手。

這些年來,又奉茅山符箓鎮壓蠻荒妖魔,結怨頗深。

早就騎虎難下。

雖受茅山道庇佑,蠻荒深處的地仙人物忌憚茅山仙師,不敢對她下手。但同樣,她也徹底沒法脫離大浩,脫離茅山道。

稍有異動,不用茅山道出手,蠻荒妖魔與北面大蒙神霄派就不會讓她活著離開。

不過。

值此之際,眼見她就要證道地仙,蠻荒大妖老魔怕是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與茅山道多年來的默契定要打破。

即便撕破臉與茅山道硬碰一場,也要壞了她的修行,絕了一位正道地仙。

蠻荒妖魔已然可怖,更有北面大蒙神霄派,想來也不會放過這次大好機會。哪怕礙於顏面,不敢公然對其下手。可暗中使絆子,拖住茅山道仙師這種手段怕是不會吝惜。

“神霄派。”

“此地遠離大蒙,神霄派仙師若來,無法借助大蒙氣運,實力定要極大削弱。若我奮起,借助道場之威福地雛形,未必不能重創甚至斬殺一兩位純陽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