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總設計師(第2/3頁)

當年,米盧率領中國隊殺入世界杯後,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現如今,中國的經濟實力早已今非昔比,高寒的影響力更是遠超米盧,以目前國內的經濟環境和足球熱情,高寒的獲利絕對會是當年米盧的十倍百倍。

但他們也都十分清楚,如今的高寒已經貴為足球改革小組總顧問,別說是他們了,就算是總局的人都別想動他,更何況是去搶奪原本就屬於他贏得的利益。

高寒這個總顧問雖說不在體制內,但卻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什麽都顧,也什麽都問,甚至連總局和足協恐怕都得聽他的,誰還會傻到這時候去開罪他呢?

“這些事情都暫時放一放,接下來打伊朗這一戰是關鍵,只有從客場全身而退,甚至全力爭取一場勝利,我們才能算是真正的晉級,現在說什麽都還言之過早。”高寒正色勸道。

“我明白,放心,我們有分寸,不會誤事的。”蔡副局長也是謹慎地回道。

高寒很清楚,玩足球是非常燒錢的事情,不僅俱樂部如此,足協也是如此。

國家隊殺進世界杯,中國足協和國腳們肯定是要從中獲利的,這也是他們應得的,高寒不可能去阻止,除非他腦子壞了,所以他最大的希望是節制,應該吸取當年米盧的前車之鑒。

韓日世界杯之前,米盧和國家隊就是被沖進世界杯的喜悅沖昏了頭腦,結果導致球隊備戰不利,連輿論也都有些盲目自大,世界杯前甚至揚言要一勝一平一負,力爭小組出線,可結果卻是鬧得灰頭土臉。

說到底,足球世界最終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

中國足球的水平目前到什麽程度,高寒心裏有數,而他希望足協也能夠明白這一點。

“對了,就在昨天上午,足球改革小組開會討論,正式通過了你的足球改革草案,接下來你要好好準備一下,肩上的擔子很重,我們可都全指望著你。”蔡副局長寄以重望地說道。

理論上,高寒現在所說的話,連他都不得不重視,甚至是遵從。

在高寒正式答應出任改革小組的總顧問後,他就開始起草一份改革草案,並且在不久前委托蔡副局長提交討論,這是高寒早就準備多年,林國平親自把關過濾,再加上很多內容都在之前跟首長的談話交流中討論過,所以很容易就通過了。

這一次的草案提得更多,涉及到的面更廣,可謂是一份全方位的中國足球改革方案,從足協管理機制的變革,到國字號球隊選材用人制度,到聯賽組織和運營,最後到整個國家校園足球和青訓體系的組建等等。

其中還包括不少從國外聘用優秀外籍專家的建議,包括聯賽商業經營推廣這一塊,這些都是高寒之前就跟蔡副局長討論過的,這一次也都通通寫進了草案,並獲得通過。

這將是一次立足長遠的頂層設計,而高寒就是中國足球改革的總設計師。

不僅如此,高寒還給出了詳細的時間表,他打算用三年的時間來重組足協,打造一個現代民主的先進管理機制,用五年時間為中超聯賽打造一整套經營管理模式,將中超打造成亞洲第一,世界先進水平的足球聯賽,成為中國足球的一張靚麗名片。

五年後,中超將走出亞洲,加入全球足球市場,跟南美洲和歐洲聯賽競爭。

而計劃裏最為重要的校園足球和青訓體系,高寒預計花十年時間來組建,這將是一項非常宏大的工程,甚至涉及到了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和利益交割,推動起來也是非常困難,所以才需要十年時間。

只要校園足球推廣了,青訓體系建立起來了,那將為中國足球提供源源不絕的人才供應,以後中國足球人才緊缺的現狀將得到極大的緩解。

也就是說,十年後,中國足球才算是真正地夯實了基礎,開始有了騰飛的底氣。

“根據這一份草案,改革小組也基本擬定了時間表,打算提出申請二零三零年世界杯舉辦權的建議,相信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做好了迎接世界杯的準備了。”

高寒聽後,重重地點頭。

申辦世界杯並不在他的草案之中,也不是他所能夠計劃的,甚至足球改革小組也只能提出建議,具體是否申辦,還是要由國家來決定。

但很明顯,如果能夠申辦二零三零年的世界杯,對中國足球而言也是一次絕佳機會。

那個時候高寒也才五十多歲,依舊還是年富力強的年紀,而目前這批中國城的青訓球員正好是在當打之年。

高寒相信,那個時候的中國隊將會是世界足壇不可小覷的一股新生勢力。

還有十三年的時間,中間隔著三屆世界杯,高寒這個總顧問和主教練依舊還是任重道遠。

當年德國足球就是用了十年時間,重新振興了青訓,這才有了近幾年來德國足球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