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還有一個?(第2/3頁)

整個訓練過程循序漸進,一脈相承,時間雖說達到了九十分鐘,但訓練項目設計得十分緊湊,花樣和趣味性都很足,所以訓練場上歡聲笑語,小球員們既練習了足球,又從中領略到了遊戲的趣味,場面非常融洽。

“感覺怎麽樣?”高寒笑著問道。

訓練營開營幾天了,大致情況也都差不多摸清楚了,高寒很想聽聽這兩位青訓專家對自己同胞的一些看法。

“坦白說,大家都還在磨合當中。”羅伯托·薩馬登苦笑道。

“還在磨合?”高寒倒是有些意外。

“主要是中國的孩子跟我們以前在西班牙和歐洲教的孩子不一樣。”

“說來聽聽。”

“舉個例子,你肯定知道,在馬德裏,很多前來參加選拔的孩子,哪怕才五六歲,可球感通常都很不錯,因為他們從小就與足球為伴,甚至在幼兒園和家裏也都是以足球玩樂。”

高寒點頭,這確實是國外的普遍現象。

“但據我所知,很多來參加訓練營的學員,恐怕之前很少,甚至完全沒有接觸過足球,這讓我們訓練起來明顯更為困難。”

對此,高寒也是早有準備。

同樣是天才日的選拔活動,馬德裏的青訓中心為期三天,但北京這邊就安排了不同的課程,對於一些零基礎的小學員甚至長達一個月的訓練時間。

“還有啊,我們都發現,在一些擁有不錯基礎的學員身上,同樣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他們很喜歡盤帶和射門,仿佛這就是他們證明自己的方式,這明顯不合理。”

“但最讓我們感到無法接受的是,他們在總是低著頭踢球,為此我們在開始幾天的訓練課上,不得不一早強調和提醒,讓他們別盯著自己的腳下球,可沒用,所以後來我們不得不被迫專門為此開設一個訓練項目,提醒他們擡頭觀察周圍環境。”

高寒聽到這裏,突然呵呵一笑,“就是畫了一個圓圈,讓球員在圓圈裏帶球橫沖直撞?”

這是他從向天鳴那邊收到的消息,差點沒樂壞他,但據說效果卻很不錯。

“很有進取心,進攻性很強,但缺乏團隊精神和分享精神,我認為他們還需要學會更多。”

高寒基本同意羅伯托·薩馬登的判斷。

足球說到底是十一個人的團隊遊戲,一個人再厲害,也架不住群狼的進攻。

這也是他當初選擇只招收小學階段學員的原因,因為他認為,這一年齡段的球員還可以進行重新塑造,尤其是一些很不好的踢球習慣,還有時間去給予改正。

如果是那些中級和高級階段的球員,基本上都已經定型了,很難再去雕琢了。

想到這裏,高寒的眼珠子在訓練場上四下顧盼,很快就在鐵絲網外的人群裏找到了那個土豪球迷王三石。

那家夥看到高寒留意到他,立即使勁地揮手,大有喊出聲的沖動,但卻被高寒用眼神給阻止了。

而他在那裏,他的兒子肯定也在。

高寒很快就留意到了球場上那個比同齡人要高一點,但顯得很瘦的小子,從他的接球和傳球來看,明顯要比其他同齡人更勝一籌,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

“他怎麽樣?”高寒朝著球場努了努嘴。

卡洛斯·瓦爾加斯當然知道高寒說的是哪一個,笑道:“小毛病一大堆,但整體來說,相當不錯,球感絕佳,基本功也很紮實,非常難得。”

羅伯托·薩馬登也跟著說道:“他跟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我覺得就是他總是擡著頭觀察,這是一個絕好的習慣,讓他看起來很從容,很瀟灑,踢球很有感覺。”

看到兩位青訓專家都藏不住眼中的贊賞,高寒心中不無帶著點得意,總算是有同胞能入你們的法眼了,不然還真讓你以為我們中國無人呢。

“他才十歲,小毛病和壞習慣都不要緊,改了就行,基本功還是要再加強。”

有句話說得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足球也是如此。

技術就是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停歇地訓練,才能夠保持得住,一旦懈怠了,馬上就荒廢了。

更何況,王磊現在還在漲技術的最佳年齡段。

“他的青訓資格處理得怎麽樣?”高寒看著向天鳴,關心問道。

“那個土豪老爸自己去搞定了,據說賠了幾千塊,根本沒被他放在眼裏。”

高寒聽後,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現在王磊可以自由地進入中國城青訓中心了。

“這小子才十歲,但實力不俗,估計能上初級班了。”高寒判斷道。

羅伯托·薩馬登點頭道:“是啊,不過,他畢竟剛剛接觸我們的訓練,再讓他熟悉一段時間。”

“也好。”高寒覺得這安排更為妥當。

如果說,中國城青訓中心的夏季選拔真有內定名額的話,那麽第一個就是這個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