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都輸不起

七月二十五日,大夏發布一項將領任免。

西北戰區統帥、上將軍李靖,卸下兼任的飛熊軍統領一職,由河東軍統領左宗棠接任。大唐降將侯君集,接任河東軍統領一職。

即將開打的吐蕃之戰,由西北戰區統一指揮調度,為了減輕李靖負擔,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一場大戰之中,朝廷適時解除了李靖的飛熊軍統領一職。

戰區統帥不再兼任集團軍統領,本就是大勢所趨。

左宗棠熟悉西疆,本身又是第一流的名將,兼且擅長火器作戰,凡是種種,使其在角逐飛熊軍統領一職時,脫穎而出。

大夏軍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如果野戰軍統領序列出現空缺,大抵從邊防軍統領中升任。新投將領除非才能不凡,無可取代,否則只能先擔任邊防軍統領,就像此番接任河東軍統領的侯君集。

侯君集乃唐朝名將,官至兵部尚書。

早期不學無術,而以勇武自稱,後入秦王府隨李世民征戰,立下戰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與尉遲恭力勸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

唐統一後,侯君集官位越來越高,開始學習,參與選拔人才,曾隨李靖學習兵法,卻誣告李靖有造反之心。

貞觀年間,隨李靖討平突厥,後又領大軍滅高昌國。

功勛卓著的侯君集,開始居功自傲,因討滅高昌時私取寶物而被下獄,得釋後開始心生怨恨,先後勸大將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

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

由此可見,侯君集帶兵打仗的能力是有的,就是個人秉性有缺,兼且私德有虧,不算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將領。

歐陽朔只希望,有歷史教訓在前,侯君集能收斂一點。

……

一直到了八月中旬,大夏的異常終於被阿育王朝察覺。

作為一個NPC王朝,吞並吐蕃是阿育王朝第一次涉足國外戰場,也是在那時,才借助吐蕃本土百姓,組建對華夏的情報機構,開始對大夏的滲透。

可以想見,這樣的情報機構是何等的稚嫩。

尤其是在山海衛的圍剿下,在華夏基本上是寸步難行,大夏如此大陣仗的糧草運輸,阿育王朝的密探時隔近一個月,才打探到消息,實在是失敗至極。

到了此時,大夏第一批糧草物資已經運送就位。如此也就意味著,大夏已經具備了開戰的條件,後續糧草物資大可在戰爭期間持續運輸。

天竺區,阿育王朝,德裏城。

阿育王是古代天竺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他的統治時期,是古天竺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也是天竺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如果非要有一個不太準確的對比的話,阿育王在天竺的地位,基本類似於華夏區的秦皇漢武。

十八歲時,阿育王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

約公元前二七三年,賓頭娑羅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為了奪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

傳說阿育王曾經謀殺的兄弟姐妹有九十九人,最終,阿育王獲得了勝利,約公元前二六九年,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

阿育王早年好戰殺戮,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晚年篤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稱為“無憂王”。

現身荒野的阿育王,剛過四十,兼具壯年時期的好戰嗜殺以及晚年的睿智,實在是一位不可輕視的帝王。

也就難怪,像孔雀王跟笈多王這樣的天竺嬌子,都要對其禮讓三分。

這樣的阿育王,字典裏自然是沒有“不戰而退”一詞的。

因此在得知大夏正在積極備戰的消息,阿育王沒有一絲猶豫,直接下達戰爭動員令,勢要守住剛拿下的吐蕃王朝。

要知道,在拿下吐蕃,踏上華夏土地的那一刻,阿育王在天竺的威望上升到一個全新高度,風光無限,連一向活躍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都暫時失聲。

因為這是兩大王朝曾經想做,卻沒有做成之事。

僅憑此一點,阿育王也要不惜一切代價,誓死捍衛住這一來之不易的榮耀,否則的話,他此番重生荒野的意義何在?!

隨著阿育王一聲令下,又是五十萬禁軍向吐蕃邊境集結。

再算上已經駐紮在吐蕃的百萬禁軍,以及被吞噬轉化的三十萬吐蕃大軍,阿育王壓上足足一百八十萬大軍,魄力非凡。

有此大軍,阿育王甚至有信心,轉守為攻,進攻大夏蜀地行省。

畢竟根據前線密探傳來的情報,大夏此時只是在往前線運輸糧草物資,並不見大軍調動跡象。就連探查到的運糧消息,也僅限於蜀地行省。

兩者之間的情報能力,實在是不在一個量級之上。

相比阿育王朝密探的遲鈍,活躍在天竺區的黑蛇衛密探可就厲害了,阿育王剛發布戰爭動員令,相關情報就被第一時間偵察到,報送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