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水師大將施瑯

北海灣碼頭,歐陽朔在為一人送行。

此人年過中年,長相極為普通,如果不是他身上穿的將軍服,怕是會以為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憨厚、淳樸。

這位將軍,正是歐陽朔通過皇級召喚符召喚出來的將領——施瑯。

施瑯,字琢公,福建晉江人,明末清初著名將領,曾歷任清軍副將、總兵、福建水師提督等要職,深得康熙帝的信任。

施瑯擅長治軍,尤其精通海戰,所轄部隊以作戰迅速、勇猛、果斷著稱,故人送“海霹靂”的響亮綽號。

一生最輝煌的事跡,就是率領清軍平台。

施瑯的屬性,也是極為耀眼,能得此大將效力,歐陽朔可謂時來運轉。

【姓名】:施瑯(皇級)

【封號】:靖海侯

【朝代】:明末清初

【身份】:山海城將領

【職業】:特級武將

【忠誠】:75點

【統帥】:88【武力】:85【智力】:75【政治】:70

【特長】:水戰(提升火炮射程和威力10%,提升戰艦航速30%,提升戰艦防禦25%,提升水師海戰士氣35%)

【功法】:《靖海真經》

【評價】:將軍施瑯少有識度,膂力絕人,通陣法,尤善水戰,諳曉海中風候,諳熟海島,慣熟海務。敢言他人之不敢言,敢為他人之不敢為。

提起施瑯,玩家可能會比較陌生。

倒是另外一位收復夷洲的名將鄭成功,為後世之人贊譽。

何為?

只因施瑯三度改易門庭,兩次在明朝軍隊效力,又兩次投降清軍,難免惹來後人非議。其歷史定位,一直備受爭議。

是“平台英雄”,還是“反復小人”?

明朝舊將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夷洲後,便把夷洲作為抗清的最後根據地。清軍幾次出兵攻打夷洲,都失利而回。

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瑯率領兩萬精兵和三百艘戰船出海,平定夷洲。憑此戰功,施瑯被康熙帝封為靖海侯,世襲罔替,走到了仕途的巔峰。

從個人的能力到成就的功業,施瑯絲毫無愧於世人的贊譽。他真正惹人爭議的,是在明、清兩軍中幾度反復的人生經歷。

施瑯生於明朝末年,早年是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父親的部下。後來清兵南下,勢如破竹,鄭芝龍臨陣降敵,施瑯也隨之投降了清軍。

清軍令鄭芝龍說降兒子鄭成功,但鄭成功恥於父親的行徑,與父親決裂,率兵繼續抗清。鄭成功看重施瑯統兵打仗的才能,不斷遊說施瑯,邀請他共同加入抗清義軍。施瑯在幾番考慮後,決定離開清軍,再次回到了鄭成功的抗清部隊中。

施瑯性格直爽,敢怒敢言;鄭成功也是一個直脾氣,而且性格暴躁。因此,兩人之間難免出現矛盾,甚至發生沖突。此時的施瑯,因“大功不賞”對鄭成功已心懷不滿,而鄭成功也因施瑯的驕橫跋扈對其日漸疏遠。

鄭成功將這一矛盾與施瑯要謀反的猜測聯想到一起,一怒之下命人包圍了施瑯的住宅,拘捕了施瑯和他的父親施大宣、弟弟施顯。

施瑯被捕後,被關押在一艘船上,他原來的一些部下和親信同情他,便秘密將其釋放。

出逃後的施瑯輾轉回到內陸,投靠鄭成功的叔父鄭芝豹,並請求鄭芝豹出面為兩人調解。可不依不饒的鄭成功並不買賬,竟秘密派殺手刺殺施瑯,一定要將其置於死地而後快。

施瑯因有人報信而幸免於難,但計劃失敗的鄭成功更加惱羞成怒,竟然下令將施瑯的父親和弟弟處死了。施瑯至此與鄭成功結下血海深仇,走投無路又一心報仇的他,被迫於順治八年再次投降了清朝。

因此,所謂反復,實則是迫不得已。

施瑯在收復夷洲後不久,就上了一道《陳夷洲棄留利害疏》,向康熙帝闡明了夷洲的重要性,並且建議康熙帝大力鼓勵夷洲的經濟發展,輕徭薄賦,以此得到一個穩定繁榮的夷洲島。

同時,他還力勸康熙帝廢止實行多年的“遷界禁海”令,還地於民。後來,康熙帝采納了施瑯的建議,免除了千萬百姓遷徙之苦。

由此可以說,施瑯不僅有“復”台之功,更有“護”台之功,可謂功在千秋。

……

施瑯被召喚出來,當即被歐陽朔任命為交州艦隊提督一職。與此同時,歐陽朔還直接敕封施瑯三品將軍【橫海將軍】之軍銜。

如此待遇,可謂殊榮。

任命施瑯為交州艦隊提督,自然也是考慮到,歷史上施瑯對交州以及泉州海域非常熟悉,對歐陽朔未來的計劃,大有助益。

施瑯的任務,就是在半年之內,將交州艦隊訓練成型。

獲得北海灣寶藏之後,歐陽朔的野心也在加劇,他已經不滿足於一年之內將水師三大艦隊擴編至滿編,而是只給了他們半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