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盟軍的絕地反擊

擴容四大總署,實則是對總署下設各司職權的再一次細分,以此滿足領地政務越趨繁重、復雜以及艱巨的難題。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各司陸續升格為署。

除了已經升格的科教文衛署和戰備署,此番調整,還將升格三個署。

一是將行政總署下設的考功司,升格為吏治署。

吏治署類似於古代六部中的吏部,下設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以及考功司四司,掌管領地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事務。

第一任吏治署署長,歐陽朔選定了張廷玉。

張廷玉此前負責的奏章制度,已經成稿,正式運作。小試牛刀之後,這位清朝第一漢臣,將在更加重要的崗位上,發揮其卓越的才幹。

除了出任吏治署署長,張廷玉還將兼任行政總署副署長一職,表示其在行政總署的其他政務上,也擁有一定的發言權。

就連科教文衛署長蘇轍,都沒有獲此殊榮。

張廷玉,一躍成為行政總署第二人,地位僅次於蕭何。

由此,顯示歐陽朔對張廷玉的器重,非同一般。

前考功司司長秦時堅,則將繼續擔任吏治署考功司司長一職。

秦時堅在考功司,雖然沒有太過亮眼的表現,也算勤勤懇懇。尤其是先後協助兩任行政署長,大力整頓領地吏治,其手腕,也是非常之強硬。

由此,秦時堅也積累了豐富的文官考評經驗。

將秦時堅繼續放到考功司,顯示歐陽朔對他的認可。

二是將內政總署下設的監察司,升格為監察署。

監察署的職權,類似於古代的禦史台或者都察院,主掌領地監察、彈劾以及建議。同時,賦予其重大案件的審理之權。

顯然,升格之後的監察署,權柄日重,責任也更加艱巨。

未來的內政總署,將集古代都察院、刑部以及大理寺三法司為一體。內政總署的署長,便是領地的司法大臣。

原監察司司長景監,將繼續執掌監察署。

景監為官,鐵面無私,兼且敢於直言不諱,正是禦史的上佳人選。其為人,既有武人的果決,又有文官的智慧,可謂全才。

惟其如此,才能執掌監察署這樣的要害機構。

至於他跟內政總署署長衛鞅之間的私交,歐陽朔相信,斷不會影響到景監在政務上的理性判斷,唯衛鞅是從。

三是將財政總署下設的產業司,升格為產業與發展規劃署。

歐陽朔此前調整財政署的主官,就提前給映柚透露過,要提升產業司的地位。此番調整,正是兌現此前的諾言。

產業與發展規劃署,負責領地產業規劃、投資以及調控等職責,是一個有別於古代官署的現代化機構,也是掌管領地產業的核心機構。

領地的工業化戰略,就將由產業與發展規劃署,牽頭組織實施。都護府跟工業相關的職能,將全部合並到該署當中,避免職權的交叉。

毫無疑問,映柚,將繼續執掌該署。

此番升格的三大署,都是四大總署中,最為核心的機構。

調整好這三個二級署,將提升南疆都護府至少一倍以上的行政效率。至於其他各司,歐陽朔並沒有一次性調整到位。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缺少獨當一面的文官。

未來,歐陽朔將會根據需要,對各司進行逐一升格。

……

其三,便是相關人事的任免。

此番機構調整,涉及的文官,多達百位。

其主要依據,便是剛剛結束的領地文官大考察。

都護府中,一些不稱職的文官,被下放到地方郡縣歷練。同樣的,一些在地方上,表現卓越的文官,將上調至領地中樞任職。

如此,也有助於中樞和地方的文官,形成有序的交流。

此番機構調整方案,遲遲不公布,為的就是完成相關的人事布局。

至此,整個機構調整方案,方才告一段落。

完成機構調整,歐陽朔才有信心,在蓋亞三年的上半年,夯實領地根基。

……

就在山海城忙著調整領地架構的時候,中國區也不平靜。

最熱鬧的,當屬中原地區。

果如歐陽朔所料,春申君並不甘心,就此失敗,想在冬季徹底來臨之前,放手一搏。要一舉鏟除,還在僵持不下的張楚政權。

就在拍賣會結束的當天,春申君再次耗資百萬金幣,高調地在各大王城,招兵買馬,前前後後,總計雇傭了十萬余冒險類玩家雇傭軍。

其用意,不言而喻。

眼看,北方的寒冬將至。

中原的戰事,卻是一直僵持不下。

蓋亞推出的限時兌換活動,成了春申君的救命稻草。

春申君這是要背水一戰,在真正入冬之前,對張楚,發起驚天一擊。

……

蓋亞三年一月五日,中原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