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蘇轍的路(第2/2頁)

而北宋的政治特點,則以積弱積貧、黨爭頻繁為主要特點。

自從範仲淹以後,北宋的著名文人幾乎無一例外地被卷入黨爭漩渦,政治風波影響、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也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文學創作。

蘇軾和蘇轍兄弟二人,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也許,正是深受黨爭之毒害,現身荒野之後,蘇轍對於太平天國的黨爭,是敬而遠之。在天王和其他各派之間,一直保持中立,低調地處理政務。

即便是在石達開和楊秀清博弈期間,蘇轍作為天國文官之首,也是一直保持沉默。歐陽朔入主天京城,蘇轍則幹脆就是閉門不出。

直到這一天上午,蘇轍得到歐陽朔的親自召見。

此前,在圈定潯州郡等三位郡守之時,歐陽朔並未考慮蘇轍。倒並不是歐陽朔對蘇轍有偏見,或者說是質疑蘇轍的能力。

實際上,以蘇轍官居宋朝宰相之能,治理一郡之地,並無不妥。而且北宋時期,官僚制度已是極為完善,對官吏的歷練更甚。

北宋時期,衙門事務繁雜,對官吏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比之鮑叔牙等春秋戰國時期的文臣,在能力上,蘇轍實則不遑多讓。

實際上,早在得知蘇轍在太平天國為官之時,歐陽朔就想到一個職位,最是適合於蘇轍,那便是行政署下屬的科教文衛署署長一職。

隨著範仲淹調任梧州郡郡守,蕭何就任行政署長。此前由蕭何兼任的科教文衛署,一直還是由蕭何兼顧著。

四大署當中,行政署本就政務繁重。

對蕭何而言,身兼多職,實在是極為不便。蕭何一直通過公函,提請君侯,早日擬定新一任的科教文衛署長。

問題是,科教文衛署,實則關系到歐陽朔來年領地變革之根基,幹系重大,歐陽朔又豈能匆匆擬定其主官人選。

而身兼文學家和宰相兩大職務的蘇轍,兼且家學淵源,為人又正派,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歐陽朔的視野,是科教文衛署長的合適人選。

除此之外,科教文衛署服務的是公共基礎事業,跟黨爭無緣,偏偏又急需有見地之人主導,跟蘇轍的秉性,實在是極為契合。

正是如此,歐陽朔才有信心說服蘇轍再次出山。

歐陽朔選擇在書房,而不是正堂,召見蘇轍,也是表示親近之意。

兩人的見面,可謂波瀾不驚。

對蘇轍而言,君侯之名,實則沒有太大的概念。山海城能吸引到蘇轍的,反倒是因為範仲淹的存在。

在北宋,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文壇,範公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君侯能夠得到範公的效忠,對蘇轍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認可。

尤其是在聽完君侯對科教文衛署的介紹,蘇轍剛剛平復的心情,又一次起了波瀾。但凡出身北宋的文人,就沒有不熱心投身官場的。

對他們而言,為官,不是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民效力,一展所學。

正如範公在《嶽陽樓記》中所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此一言,正是北宋文人,關心國家命運,關注百姓疾苦,願意為國家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下萬民出力的最為生動的寫照。

蘇轍,自然也不例外。

能夠執掌科教文衛署,對蘇轍而言,可不正是一次為民效力的機會。

“微臣拜見君侯!”

就在這一刻,蘇轍正式效忠於歐陽朔。

【姓名】:蘇轍(王級)

【封號】:唐宋八大家之一

【朝代】:北宋

【身份】:山海城官吏

【職業】:文官

【忠誠】:70點

【統帥】:35【武力】:25【智力】:75【政治】:80

【特長】:文定(提升領地行政效率15%,提升領地文化指數5%,提升領地廉潔水平15%)

【評價】:蘇轍,字子由,北宋文學家、宰相。具官某天材穎茂,儒學純備。敏於事而慎於言,志於道而輔以術。早繇方聞之舉,藉甚士林之譽。粵自諫垣,進陟詞掖。倜儻正論,啟沃者非一;潤色王猷,灝噩乎吹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