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軍隊整編(第2/2頁)

第二步,就是為剩下的降卒,登記造冊,發放軍籍。

軍籍一定,就不可再更改,正式融入山海城軍隊體系,不會再遭遇歧視,還能享受到領地特性的加成。當然,如果逃跑的話,也將遭到全領地的通緝。

為二十萬人登記造冊,記錄他們的兵種、特長等基礎信息,實在是一項龐大的工作。僅憑軍務署,根本就無法完成。

無奈之下,杜如晦只能去借人。

首選的,自然是戶籍司官員,這是他們的強項。除此之外,杜如晦還到陸軍講武堂,抽調了一批學員,協助軍務署。

也算是給這些學員一個實習的機會,讓他們近距離地接觸部隊。

登記造冊的過程,也是人才篩選的過程。

山海城一下擴編十個師團,就需要五十位旅帥,兩百五十名營正。這批中層將領,一部分是從山海城老兵中提拔,一部分就是從降將中篩選。

畢竟,降將當中,還是有很多優秀將領的,歐陽朔不能視而不見。

此前大戰,只是各為其主。

如今已是一家人,歐陽朔這位家長,自然要盡量做到一視同仁。

當然,在關鍵崗位上,還是要放上歐陽朔信賴的將領。他提拔的嫡系,將通過軍隊的整編,滲透到各大師團。

除此之外,歐陽朔還從神武衛和禁衛師團,抽調一批軍官,下放到各大師團,擔任營正或者旅帥一職。

無論是神武衛,還是禁衛師團,都是歐陽朔嫡系中的嫡系。軍中將士,對歐陽朔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這些軍官的下放,正有利於歐陽朔對軍隊的控制。

歐陽朔,從來都沒有放松對軍隊的控制權,這可是他立身之本。也能有效地預防軍中大將,居功自傲,滋生野心。

他始終認為,人有野心,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作為上位者,歐陽朔需要做的,就是自一開始,就將這股野心,按在籠子裏,讓它們沒有機會蹦出來。

歐陽朔花費巨額軍餉,供養職業化的軍隊,也正是基於此考慮。

統兵大將,既無募兵之權,也無將領任免之權。一切,都掌握在軍務署手中,也就是變相地掌握在歐陽朔手中。

除此之外,軍中士卒的軍餉標準,都是統一、透明的。統兵大將,根本就無法克扣軍餉,一旦克扣,士卒就能發現,上報軍法司。

如此一來,如果哪位將領敢謀逆,只要歐陽朔一聲令下,軍令直接傳遞到旅一級,那位將領根本就指揮不動他手下的軍隊,只能是乖乖地束手就擒。

正是通過種種約束,歐陽朔才能放心地,讓諸位大將獨立在外征戰。限於身份,他親自率部出征的時候,已是越來越少。

就算歐陽朔想出征,領地的重臣,也會阻擾。

當然,軍隊整編之後,歐陽朔還要到各部,去一一視察,露露臉,慰問一下軍中將士,顯示他的存在。

這就叫做潛移默化。

整編的第三步,就是集中為各大師團補充兵員。一般而言,各師團長,可以在軍務署官吏的陪同下,按照各部的要求,親自去挑選兵員。

畢竟,兵種不同,對兵員的需求,自然就不同。騎兵、刀盾兵、長槍兵、弓箭手、弩手等等,全部要一一對應。

各部挑完之後,就要向軍務署打報告,申請相應的武器裝備、戰馬等軍用物資。畢竟,整編之後,裝備就要按山海城的統一標準配置。

這一點,也是整編軍隊,最大的一項開支。

整編的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統兵大將就無法參與了。

軍務署根據君侯的統一布置,對剩下的士卒,進行系統的整編,以師團為單位,整體交付給各軍團。

這個過程中,各師團長,包括軍團長,都無法幹預。

軍務署整編完成之後,就會下令,各軍團去制定的地點,接收部隊。如此一來,就最低限度地減少統兵大將,對軍隊整編和人事任免的幹預。

當然,白起等人,也不是什麽都做不了。

作為統兵大將,他們能夠為屬下將領請功,同時推薦優秀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