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青年近衛軍(第2/3頁)

第五輪客場挑戰皇馬,利茲聯2:3惜敗於對手,小組末輪奧利裏的球隊與拉齊奧踢出了3:3的高比分,並最終依靠三勝一平兩負的成績殺入冠軍聯賽八強。

冠軍聯賽1/4決賽,利茲聯與拉科魯尼亞狹路相逢,在雙方的首回合較量中,“青年近衛軍”一戰定乾坤,哈特、史密斯和費迪南德的破門令主隊3:0大獲全勝,賽後英媒的評語言簡意賅:利茲聯的小夥子們長出了胡子,他們更加成熟了。

雖然在次戰0:2不敵對手,但利茲聯還是以3:2的總比分涉險殺入四強。

但是最終白玫瑰未能連續兩次突破伊比利亞球隊的包圍圈,巴倫西亞終結了利茲聯的前進步伐,這段白衣飄飄的傳奇也戛然而止。

不過那個賽季的冠軍聯賽,利茲聯用行動詮釋了何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冠軍聯賽的奇跡之旅,也讓隊中的諸多青年才俊一戰成名,並就此開啟了職業生涯的光榮荊棘路。

那個賽季,利茲聯在歐冠聯賽戰績輝煌,英超賽場的利茲聯同樣不遑多讓,名列曼聯、阿森納和利物浦之後位居第四,儼然成為了一支極具競爭力的鐵軍。

接下來的2001/2002賽季,這是利茲聯的最後輝煌。2001年夏天接連引進福勒和羅比·基恩後,利茲聯的投入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從1995年到2001年,球隊在轉會市場上的總投入達到了1億2608萬英鎊,然而在這七年間“白玫瑰”出售球員所得的收入僅為4599.5萬英鎊,其轉會虧空高達8009萬英鎊。最為關鍵的是,利茲聯的高投入並沒有換來高回報,該賽季結束後,被紐卡斯爾聯隊擠出了英超前四,財政問題也成為困擾球隊的重要因素。毫不誇張地說,2001/2002賽季成為了利茲聯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之後的2002/2003賽季,睿智的主教練戴維·奧利急流勇退,把身後的爛攤子交給了維納布爾斯,然而後者根本無力駕馭內訌漸起的“青年近衛軍”。

賽季中段,盡管球隊換帥,然而誰也無法將這支球隊捏合成一個整體。該賽季利茲聯在英超的成績一落千丈,他們最終只排名第15位勉強保級,球隊的諸多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

2003/2004賽季之初,科威爾、鮑耶、馬丁、伍德蓋特、達科特、福勒等名將紛紛離隊,眾多明星的出走令利茲聯的實力遭到重挫。整整一個賽季,利茲聯僅取得了8場勝利,“白玫瑰”積33分排名積分榜第19位,降級已不可避免。

降級後的利茲聯沒有了挽留隊中球星的資本,維杜卡、米爾斯、羅賓遜、史密斯、哈特等球員為了自己的前途紛紛離隊,白玫瑰雖然在轉會市場上開始盈余,但付出了成績上的代價。

新世紀征戰英冠的首個賽季,利茲聯僅名列第14名,賽季結束後效力“白玫瑰”長達11年的南非後衛拉德貝宣布退役,球隊失去了後防線上的定海神針。

利茲聯的噩夢一直做到了上個賽季,徹底接受了安樂死,由於財政狀況不佳,利茲聯在賽季打響前,遭到了英足總扣10分的重罰,加之新帥丹尼斯·懷斯未能盡快完成球隊磨合,“青年近衛軍”降級的命運已然注定。

整個賽季利茲聯僅取得13場勝利,最終以“副班長”身份結束了英冠征程,墮入英甲。

因為大肆購買明星球員導致債台高築的利茲聯青年近衛軍,從青春風暴的始作俑者,搖身一變成為了“墮落天使”,從英超到英冠再到英甲,白玫瑰在十年間枯萎零落,被遺忘在不起眼的角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如今的利茲聯早已在歲月的沖刷中改變了模樣,但人們還會記得維杜卡、費迪南德、達科特、史密斯的閃耀名字,記得那支白衣飄飄的“青年近衛軍”在冠軍聯賽的征服,盡管他們已不在舞台的中心,盡管他們的故事遙遠得恍若夢境。甚至,那些記憶根本不需要喚醒,它們從來都是無比清晰。

迪甘不想讓他的球隊成為利茲聯那樣曇花一現的代名詞,他想要的是征服,是徹底的征服,如今的佛羅倫薩,年齡結構比當年的利茲聯來的更加青蔥,也更有潛力。

在迪甘的計劃當中,佛羅倫薩要效仿的不是短暫炫耀魅力的利茲聯,而是那一支更加有魅力的弗格森92班。

現在人們一般說的曼聯92黃金一代,弗格森的孩子們,籠統的就是指曼聯1992年奪得青年足總杯的那一支青年隊。

當時的曼聯1992年青年隊,堪稱人才濟濟,巨星胚子雲集,可以說是歷史上少見的。當時曼聯青年隊的教練是哈裏森,球員則有:守門員凱文·皮爾金頓,後衛是加裏·內維爾、約翰·奧卡恩、克裏斯·卡斯帕、喬治·斯威策,前衛是吉格斯、大衛·貝克漢姆、尼基·巴特、西蒙·戴維斯、科林·麥基、吉萊斯皮,前鋒是本·索恩利、羅比·薩維奇、拉斐爾·布克、安迪·諾恩、理查德·伊爾文、喬萬·科羅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