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耐心是傳統美德(第2/2頁)

……

周易的這番話真的被媒體們發了出來,不過有的媒體是原文一字未改的刊發,有的媒體是節選。但不管是哪種方式,他們都根據周易的這番話,寫出了評論文章,對自己的做法做了反思,還有媒體眼光格局更大,聯想到了中國足球的現狀。

“……中國國內聯賽蒸蒸日上,大有超越日韓聯賽的趨勢。我們擁有了肯燒錢的金主,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世界級球星紛紛來投,聯賽上座率節節攀升,冠絕亞洲……中國國家隊也歷史性的再次打入了世界杯決賽圈,國奧隊拿到了奧運金牌……一切看起來都非常美好,猶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這一切美好的景象似乎讓我們變得浮躁,失去了平常心和耐心。

我認為當今中國足球的成績是有很大偶然成分的。不說聯賽,就說國家隊的成績,周易他們的興起就好像夜空中突然出現的流星,雖然絢爛奪目,但誰都知道這並不能成為永恒,他們這批‘黃金一代’出現的很突然,等到他們的巔峰期過了之後,等待我們的又是什麽呢?如果我們僅僅沉浸於一批天才球員所帶來的迷夢中,那中國足球永遠都走不出谷底。

我認為是時候靜下心來了,做一些‘植樹造林’的工作。感謝周易他們,為中國足球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因為周易他們,足球在中國的形象和口碑在變好,也許會有更多的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未來踢球。但到那個時候,我們足球工作者們都準備好了嗎?我們有更多的足球場嗎?我們有更多願意讓足球走進校門的校長嗎?我們有更多高水平的足球學校嗎?我們有更多願意投身於青少年足球培養的基層教練嗎?我們有許根寶那樣願意在一個島上埋頭苦幹十年磨一劍的足球人嗎?

如果沒有這些,那麽周易他們就是流星,劃過天際之後,留給中國足球的依然是漆黑如墨的夜空。中國球迷在享受了一段時間的歡愉之後,又將忍受無盡的痛苦——這是有先例的,想想十二年前我們殺入世界杯,那時舉國歡慶,所有人都認為中國足球的春天到了,但現實是很殘酷的。享受歡樂卻不做好準備,那歡樂注定是暫時的。

所以我呼籲我們的足球人,不僅僅是記者球迷,還有管理者,能夠借這個機會,大力改善我們國內的足球環境,能夠推行有利於足球進入中小學發展的政策,能夠讓足球文化紮根於這個社會。這樣,中國足球才能‘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

周易自己恐怕都沒想到他那麽一番話,能夠引出如此戰略高度的評論文章,而且這篇文章還不是發在一般媒體上的,而是發在了《人民日報》中,是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

這個規格相當之高,以至於都不是周易一個人的影響力能夠決定讓人民日報這麽做的。

或許周易只是一個引子,是藥引,而真正在幕後,在上層有人想要借這個機會說一些話,用來試一試國內的輿論反應,為日後推近其他新政策先探探路。

畢竟,如今的中國,誰都知道,新上任的那位喜歡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