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瓶頸(第2/2頁)

而最終讓高宏博如此果斷做出決定的原因,則是國奧隊在倫敦的出色表現,他在倫敦看到了一支充滿了蓬勃朝氣的球隊,而且隊伍中有不少能力出眾的球員。

要不是孫盼受傷的話,其實這次一口氣被招入國家隊的新人會多達六人。

周易個人能力是很出色的,可是他作為組織核心,再出色也需要有同樣出色的隊友來和他配合,否則他的傳球意圖不被理解,他傳出去的妙傳被浪費……那也不行啊。

在高宏博看來,如今這支國家隊裏有些人已經跟不上周易的節奏了,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雖然他們可能是老資格的國腳了,但讓他們繼續留在國家隊是對球隊的不負責。所以必須換血。

這可能有些殘酷,但如果輸掉了是杯預選賽,球員們還能繼續回俱樂部吃香喝辣,高宏博這個主教練就要引咎辭職,被萬人唾罵,承擔被淘汰出局的主要責任。他不這麽做,那就是對自己殘酷。

所以盡管他這麽做可能得罪一批人,但為了更多人的利益,也無可厚非。

當然,在長春隊的經歷也還是給了他一點經驗教訓,那就是換血這種事情不能做得太突然,要給大家一個心裏接受的時間和機會,要會借勢。這是做大事的人必備的一點手段。

他知道國家隊內部肯定會有人對他招入這麽多國奧隊的球員感到不解和不滿,沒關系,他也不打算解釋這件事情,因為足球本身會教他們認清自己的。某個人行不行,如果他說了沒人信,那就讓足球來告訴大家吧。這樣他再有什麽動作,也沒那麽多阻力了。

……

周易在球場上聚精會神的比賽,他可沒有主教練高宏博那麽多的想法,不管在他身邊的隊友是誰,他都堅持踢自己的足球,目標都是幫助球隊取得勝利,不管對手的實力如何。

不過他也確實可以感覺到日本隊帶給中國隊的壓力。

按理說國家隊的實力應該是比國奧隊更高的,但是在踢完了一屆奧運會之後,周易卻有不同的感受。他感覺在國奧隊踢的都比如今在國家隊踢的更得心應手一點。他猜測這或許和在國奧隊有更多他熟悉的隊友有關系,畢竟孫盼、何影、郭怒和楊牧歌是很早就在一起踢球的隊友裏。

這段時間中國隊被壓在自己的半場裏,周易也沒什麽太多的發揮空間,在進攻中,他只能夠用長傳球給前面的何影制造一些機會。

但何影一個人要面對日本隊的後防線也不容易。而且何影自己的狀態也算不上好,他拿球之後的節奏和感覺都不如他在國奧隊的時候。

這一點就連解說員劉宏都看出來了,周易給何影傳了三次長傳球,何影有兩次都沒在第一時間停好,多余的調整讓他耽誤了更多的時間,也給了日本隊後衛圍上來的時間。

為什麽會這樣?

劉宏認為是疲勞和第一次在國家隊比賽登場的緊張導致何影的表現不太盡如人意。

但這麽說其實不是很有說服力,最起碼第一個原因就說不通,以為球隊在十天前就集結了,要說旅途奔波怎麽可能會在十天之後還疲勞呢?

其實有一個原因不知道是不是被人故意忽略掉了。那就是何影本賽季在巴塞羅那一場比賽都沒打上,連續三輪比賽連大名單都沒進,因為缺乏比賽,所以無法保持狀態,一時間難以找到比賽感覺。要知道這場國家隊比賽是何影在奧運會之後踢的第一場正式比賽,狀態能好就怪了。

只是要把何影狀態不好的原因怪到他留在巴塞羅那這方面,大家實在是不願意承認,他們還是希望看到何影在巴塞羅那能夠熬到出頭天的。

每個中國球迷心中都有豪門夢的,希望在真正的歐洲豪門首發陣容中,能有我們中國球員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