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雙核的問題(第2/3頁)

所以克洛普只能把輸球的責任全推到運氣不好上。

……

其實在多特蒙德成績好的那幾年,他們是拜仁慕尼黑強有力的挑戰者。

不過後來隨著多特蒙德成績下滑,財政狀況惡化,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倒是其他一些球隊接過了“拜仁慕尼黑挑戰者”的旗幟。

比如雲達不萊梅,比如斯圖加特,比如沙爾克04。

但是在這場比賽之前,多特蒙德的勢頭很猛,讓大家都對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的這場比賽充滿了期待。看多特蒙德是否能夠重新成為拜仁慕尼黑的挑戰者。

不過現實給了那些這麽幻想的人一記悶棍。

賽後,有媒體評論多特蒙德雖然表現比賽季之初好多了,可是想要威脅拜仁慕尼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還有媒體不同意克洛普輸球是運氣差的觀點,認為克洛普應該為球隊輸給拜仁慕尼黑負責。

魏登費勒和凱爾的相繼受傷,就是克洛普訓練強度太大的責任。

因為這兩個人都是在訓練中受傷的。

甚至就連沙欣的受傷,他們都算在了克洛普的頭上。認為沙欣是在訓練中過度疲勞,導致了他在比賽中無法更好的保護自己。

不過克洛普對於這種聲音,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也有媒體認為克洛普想要讓沙欣和周易共存的“雙核心”戰術理論上看起來“畫面很美”,可實際操作起來卻有諸多困難,並沒有想象的那麽有前途。

“……雙核心不是那麽好玩的。英格蘭國家隊應該就是克洛普的前車之鑒,傑拉德和蘭帕德在各自俱樂部都是當之無愧的核心,可是擁有這兩個世界級中場的英格蘭隊中場卻非常混亂,在國際大賽中表現不佳。這就是因為兩個核心互相沖突,分工不明確,職責混亂……現在多特蒙德面臨著和英格蘭隊一樣的問題……沙欣和周易兩個人在互相配合中的混亂情況,在對拜仁慕尼黑的比賽中已經有所體現了……”

對於新戰術的質疑,克洛普一樣沒有辯解。

不管外界有什麽聲音,他現在只想讓自己的新戰術盡快成型。

在對拜仁慕尼黑的比賽中,可以看得出來,沙欣和周易兩個人的配合還是有一些問題的。

比如理論上來說,兩個人要在比賽中既保持聯系,又分工明確,同時還可以進行換位。

這個要求其實是很模糊的。

怎麽才能既保持聯系又分工明確?分工明確和互相換位是不是又自相矛盾了?什麽時候要分工明確,什麽時候又可以互相換位?

這些都是很難在一場比賽裏就弄清楚的,只有不斷訓練和配合,才能培養出足夠的默契。

這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克洛普對此很有耐心,他願意給這兩個年輕人足夠的時間,他也相信這兩個年輕人是不會辜負他給予的耐心和期望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耐心的。

周易其實就沒有。

在一線隊等待出場機會,他很有耐心。

因為這事兒是他決定不了的,他不能不耐心等待。

但是現在這件事情,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減少一些等待的時間。

尤其是在輸給拜仁慕尼黑之後。

本來周易都沒怎麽著急的,那個星期他的注意力都在長傳上。但是當他在客場經歷了輸給拜仁慕尼黑的比賽之後,他意識到長傳是需要時間來慢慢提升的,一個星期的苦練提升是有限的。他的短傳可是一刻不停地練了一年才有現在的成果。

現在看起來,他和沙欣在中場的配合倒是更急迫一些。

於是周易調整了他在虛擬系統中的訓練比重,長傳依然每天練,但不像上個星期那樣只練長傳了,他現在拿三分之一的時間來進行長傳和短傳的訓練,剩下三分之二的訓練時間用來和沙欣一起進行全隊的攻防合練。

主要就是提升和沙欣在新戰術體系中的默契程度,具體表現就是在不斷的重復訓練中摸索“既保持聯系,又分工明確,還互相換位”的時機和程度。

其實這不是周易一個人的事情,畢竟是雙核。

周易要訓練只能提升自己對新戰術的熟悉程度,並不能提升沙欣對這套打法的熟練度。

所以看起來周易這樣的特訓其實沒什麽用。

在訓練了一天之後,周易也有這樣的疑惑。

因為不管他在虛擬世界裏怎麽訓練,第二天在真實的訓練中,一切都好像和他特訓之前沒什麽區別,如果有變好,那變好的幅度也非常非常小……

這麽下去不行,但不能就這樣放任不管,總得想個解決的辦法吧?

周易冥思苦想了十分鐘之後,想出了個解決之道。

既然不能對沙欣進行特訓,只能自己特訓,那就讓沙欣繼續按照他熟悉的方式來踢球,而自己來配合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