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個鮮活的人(第2/3頁)

在訓練結束之後,大家難掩內心激動的情緒第一時間就圍住了周易,有不少問題想要問他。

“周易,我是看過《綠茵繼承者》節目的。”一位記者用這個開頭,成功吸引了周易的興趣,他將目光投了過去。“我還記得你在節目中有一個缺點,就是體能不好。那麽請問你現在的體能狀況如何了呢?”

剛剛經受過地獄一般十五天體能訓練的周易現在面對這個問題簡直可以用信心爆棚來形容,他雖然語氣聽上去是挺謙虛的,但說的話卻一點都不謙虛:“多特蒙德一線隊的體能訓練強度真的很大,我聞所未聞,但我都堅持完成了!”

他倒也沒有吹牛逼,他確實都完成了。

“你在青年隊的表現很出色,幫助球隊拿到了青年德國杯冠軍和青年聯賽冠軍,請問這是否是你能夠進入一線隊的主要原因?”

“當然。”周易回答的很自信,他沒有用“我覺得是”“應該吧”這樣模棱兩可的回答。

事實上,周易這樣的自信在這次的采訪中隨處可見。

有記者問他對於一線隊有什麽展望,周易直接就回答目標是在集訓結束之後留在一線隊裏,然後爭取早日在一線隊打上比賽。

這給采訪他的中國記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往他們采訪的留洋國外的中國球員,就算是孫海、楊振這樣的已經成名日久的國腳級球員,在談到自己在球隊中的前景和自我能力評價的時候,也都會顯得很謙虛,不管這是一種習慣性謙虛,還是他們對自己實力的真實認識。

但周易身上沒有,他表現的很自信。

一個十八歲的球員,從未在一線隊踢過球,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中國記者們很好奇。

不過第一次和周易接觸,這樣的問題實在是不好問,問了說不定人家也不會回答的。

見周易身上還有汗水,記者們也知道不能采訪太久了,免得感冒。

於是有記者表示沒什麽問題了,讓周易趕緊回去洗澡。

他的提議得到了所有記者的附和。

周易謝過了記者們的關心,揮手與他們作別。

看著周易的背影,記者們議論起來:“挺好的一個小孩兒,就是自信心太足了一點……”

“信心足不是好事兒嗎?”

“有實力的信心是好事兒,可沒實力的……”

“這個可不好說啊,各位。反正從這堂訓練課來看,周易的自信是有道理的,他雖然是第一次和這支球隊一起合練,但卻絲毫不怯場,在訓練中沒有表現出那種茫然無措的不適應來,我覺得光是這一點我就很看好這小子的前途。”一個稍微上了點年紀的記者說道。“我覺得咱們中國球員和歐洲足球差最多的不是技術,技術這東西可以練,咱們的青年隊球員參加世青賽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過官方評選出來的希望之星。我覺得咱們和人家比差的最多的是心理素質。”

這位年紀稍大的記者的話頓時得到了贊同:“就是就是。別說年輕球員了,就說咱們的那些國腳,為什麽總是沖不出亞洲?我覺得心理素質差是主要原因!”

“天天領導開會,這心理素質要能好就怪了。”有人忍不住吐槽體制了。

不過這麽一說,大家也都覺得如果周易有這樣的心理素質,恐怕他的未來確實值得期待……

“挺好一苗子,希望他別成為第二個董卓方吧……”

……

不過下午訓練的時候,中國記者們很快就發現周易這小子不是沒有缺點的……

在防守訓練中,周易被要求在前場進行逼搶,但是周易跑的慢了一些,上搶的晚了,導致球隊的前場逼搶包圍圈沒有形成。

克洛普連哨子都沒吹,在訓練還未停下來時,就直接從場外沖到了球場上,氣勢洶洶的向周易咆哮道:“周易!你在搞什麽啊!不許偷懶!不許偷懶!”

周易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罵懵了,他仰頭呆呆地看著克洛普。

一米九三的克洛普這個時候給他的壓迫感非常大。

“防守是很講紀律性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上的失誤疏忽都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你要牢記這一點!”

周易終於反應過來了,他連忙點頭,猶如小雞叨米:“是是是,對不起,教練,對不起……”歉是倒得很快。

旁邊的隊友們都用同情的目光看著他,在多特蒙德,誰要是沒被克洛普罵過,那真是祖上八代積了德,所以大家都對周易此時的心情感同身受。

克洛普是一個在訓練外很樂意和大家開玩笑,與球員們打成一片的教練,但是一旦訓練開始,他就會變得跟暴君一樣,誰也不許忤逆他,否則就會死。

雖然周易接受了克洛普的批評,但克洛普並沒有下去,而是借著批評周易的機會再一次給球員們強調防守的重要性:“夥計們,我們的防守是從前鋒線開始的,是一個整體。所以我要求每一個人在防守的時候都要全情投入,一旦有人在防守中少跑了一步,晚跑了一步,那麽其他所有人都不得不跑的更多更快來彌補那一個人的漏洞!這是對自己和對隊友都不負責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