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替補(第2/2頁)

當領隊念完了最後一個名字的時候,周易還站在原地。

他愣了一下,舉手問道:“領隊,我呢?”

“你替補。”吳領隊看了周易一眼,說道。

對面的人群中響起了一陣哄笑——二十三個人裏有二十二個人都獲得了出場的機會,剩一個人肯定是替補,他們笑話周易竟然還要主動問出來,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對於周易是替補這事兒,他們誰都沒感到意外。二十三個人裏全國海選成績最差的人就是他了,他不做替補誰做替補?

周易似乎也明白這一點,於是在領隊這麽說了之後,他只是哦了一聲,就沒再說其他的了。

……

一直都在觀察兒子的周健良也發現了兒子成為了唯一的替補。

當紅藍兩隊球員都跑上球場,準備比賽的時候,只有他的兒子周易轉身,走向了場邊的長條板凳,一屁股坐了下來。

周健良想起了當兒子成功闖入總決賽後他們父子倆的一次對話。

當時已經成功進入了全國總決賽,這個結果已經超出了周健良的預期,他不想給自己的兒子太大的壓力,於是在去北京的路上,他找周易談過對於決賽的期望,他告訴自己的兒子,能夠打進決賽,他已經很驕傲,很滿足了。

意思就是別讓兒子有太大的壓力了。

但兒子的回答卻出乎他的意料。

“我可是想去歐洲呢,爸。”

坐在去北京的火車上,周易笑著對他的父親說。

周健良到現在都還記得兒子的表情,那不是嬉皮笑臉的笑容,而是心向往之的微笑。

作為父親,周健良看得出來,自己的兒子是真的很想去歐洲,很想加入那支球隊,去挑戰平時他只能夠在電視上所看到的豪門俱樂部的青年隊。

而在此之前,自己的想法不過是希望給兒子在關鍵的高考之前的最後一個可以放松的暑假裏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而已。而他的妻子,兒子的媽媽,所想的肯定也只是用這次的失敗經歷來打消兒子在足球上“不切實際”的幻想。

讓他們都沒想到的是,兒子從一開始目標就很明確,他並不是來旅遊的。

看著兒子就這麽孤零零地一個人坐在那條鐵質的長凳上,身為父親的周健良內心深處湧起了一絲不甘。

……

作為這次真人秀節目中球隊的總教練,同時也是選秀的最終評審,郝冬正坐在主席台上,雙手支在桌子上,托起了下巴。

盯著球場上的他微微皺眉。

他不是故意要模仿EVA裏的碇司令裝深沉,只是現在的情況確實讓他有些頭痛。

《綠茵繼承者》的真人秀的全國海選已經進行了一個月,如今終於要走到最後,這本來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可是郝冬現在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沒有從球場上的二十二位少年中看到有資格進入自己那支球隊的人選。

雖然制作方的人對他說了,這個海選就是一個噱頭,主要目的在引起大眾輿論的廣泛關注,引起更多球迷的參與興趣,所以最後只要象征性選出一個人來就可以了,誰也不指望那個人有多天才,是不是真的可以在到時候征戰歐洲的球隊中站穩腳跟,做出貢獻……

但郝冬作為一個成功的前職業球員,對足球本身是有自己追求和原則的。

他還是希望盡量能夠通過這個方式挖掘出一些好苗子的。這也是為什麽他對那些曾經接受過職業足球俱樂部梯隊訓練的人也來報名一事兒睜只眼閉只眼的原因了——要知道報名規則說了是不允許任何接受過專業、職業足球訓練的少年報名的。

郝冬之所以這麽做,就是因為他覺得還是得接受過職業足球俱樂部培養的人才有那個能力,足球是一個很專業的事情,一個沒有接受過專業足球訓練的人是很難去和從小就在最高水平的訓練中浸淫的外國天才們相抗衡的。另外作為一個過來人,他也知道中國足球裏面的那些齷齪事兒,保不齊會有一些很有天賦的苗子因為得罪了教練、領導而被開除出隊的呢?

這次海選其實就是給他們一個機會。

但很可惜,全國範圍內的海選走到最後,最終選出了二十三個人來北京進行總決賽,這二十三個人中有技術不錯,能力不錯的人,但要真要讓郝冬能夠眼前一亮,符合他內心標準的人選……至今為止,他還未看到一個。

難道真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嗎?

郝冬在內心問自己。